(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063892.2
(22)申请日 2022.08.08
(73)专利权人 山东硕丰环保 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62100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新安街
道汶中社区三教堂村206国道收费站
南2公里路东
(72)发明人 庞国钧 庞博文 田浩
(74)专利代理 机构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7252
专利代理师 肖峰
(51)Int.Cl.
B01D 50/60(2022.01)
B01D 53/04(2006.01)
B01D 46/10(2006.01)
B01D 46/88(2022.01)B01D 5/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
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
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包括中空且立式的塔
体, 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网板、 上隔板和
下网板; 上网板、 上隔板和下网板依次将塔体内
腔分隔为上过滤腔室、 上集液腔室、 下过滤腔室、
下集液腔室; 上过滤腔室内设有铺设在上网板上
的丝网滤芯; 下过滤腔室内设有铺设在下网板上
的活性炭吸附层; 塔体的顶部设有穿过上网板并
向下伸入至上集液腔室中的进气管, 上过滤腔室
与下过滤腔室之间设有 过气管; 塔体上设有与上
集液腔室连通的上出液口、 及与下集液腔室连通
的排气口和下出液口。 该装置立式放置, 节省空
间, 活性炭与废液实现高地位分离, 提高活性炭
使用寿命, 能实现废液分离和回流再利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7773700 U
2022.11.11
CN 217773700 U
1.一种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中空且立式的
塔体(1), 所述塔体(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上网板(2)、 上隔板(3)和下网板(4); 上网板
(2)、 上隔板(3)和下网板(4)依次将塔体(1)内腔分隔为上过滤腔室(5)、 上集液腔室(6)、 下
过滤腔室(7)、 下集液腔室(8);
上过滤腔 室(5)内设有铺设在 上网板(2)上的丝网滤芯(9); 下过滤腔室(7)内设有铺设
在下网板(4)上的活性炭吸附层(10);
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穿过上网板(2)并向下伸入至上集液腔室(6)中的进气管
(11), 上过滤腔室(5)与下 过滤腔室(7)之间设有连通两个腔室的过气管(12);
塔体(1)上设有与上集液腔室(6)连通的上出液口(13)、 及与下集液腔室(8)连通的排
气口(14)和下 出液口(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过气管(12)设置在塔 体(1)内腔中且与进气管(1 1)偏心间隔设置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进气管(1 1)与塔体(1)同轴设置 。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活性炭吸附层(10)由若干个活性炭吸附包堆叠而成, 每个活性炭吸附包包括透气且柔性
的丝网网袋, 丝网 网袋中盛装有颗粒状的活性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塔体(1)上设有分别与上过滤腔室(5)、 上集液腔室(6)、 下过滤腔室(7)和下集液腔室(8)
对应设置的透明观察窗(1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透明观察窗(16)以可开启的连接结构安装在塔 体(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塔体(1)内设有将上过滤腔室(5)分 隔为上腔室(17)和下腔室(18)的冷凝滤气板, 过气管
(12)的上管口位于上腔室(17)中, 冷凝滤气板上设有供下腔室(18)中的空气进入上腔室
(17)的过程中对空气中的水雾进行冷凝吸附的孔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冷凝滤气 板包括水平环绕设置的冷水管(19), 所述冷水管(19)的进 水口和出水口均伸出
塔体(1)外侧; 冷水 管 (19) 的上侧 和下侧分别连接有一层金属的翅片层(2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过气管(12)位于塔体(1)外侧, 所述过气管(12)包括竖向设置的竖管, 竖管的上端设有与
上腔室(17)连通的上横管、 下端设有与下 过滤腔室(7)连通的下横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
述竖管的管壁为中空管壁, 竖管的上端和下端依次设有连通中空管壁的上出水口和下进 水
口, 所述下横管 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冷凝水珠的集液罩, 集液罩的底部设有可开启的放水
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773700 U
2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立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 滤吸附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通常是卧式结构, 其次, 气雾分离装置及活性炭吸附层
放置一个水平空间中, 存在不足为:
[0003]1、 气雾分离效率低, 由于气雾分离下来的废液会直接浸泡活性炭, 未做到活性炭
与废液的高效分离, 而活性炭本来是最后一道用于吸附特殊废气屏障, 但是, 由于被废液浸
泡, 致使活性炭提前饱和、 失效, 造成使用 周期短, 更 换频繁, 增加危废存量;
[0004]2、 废液长时间存放在壳体中, 容易腐蚀设备壳体, 造成现场跑冒滴漏严重, 致使污
染源及污染事故频发;
[0005]3、 卧式结构的废气处理装置中的气雾分离网、 活性炭采用类似抽屉式或者格子架
式的放置结构, 其放置安装 结构复杂, 由于废气、 废液腐蚀强度大, 因此, 抽 屉式或者格子架
式的放置结构或者连接缝隙容易腐蚀变形和粘连, 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 气 雾分离网、 活性
炭更换难度大, 致使企业 运行成本、 劳动力成本增 加。
[0006]4、 卧式结构壳体占用横向空间大, 提高占地成本 。
[0007]如申请号为201720800935.7的一种有机废气处理集成装置, 该集成装置便是采用
上述卧式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立式放置, 节省占用空间; 能
实现活性炭与废液高地位分离, 提高活性炭使用寿命; 能实现废液分离和回流再利用的立
式分离、 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 滤吸附装置 。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中空且立式的塔体, 所述塔体内由上至下
依次设有 上网板、 上隔板和下网板; 上网板、 上隔板和下网板依次将塔体内腔分 隔上过滤腔
室、 上集液腔室、 下 过滤腔室、 下集液腔室;
[0010]上过滤腔室内设有铺设在上网板上的丝网滤芯; 下过滤腔室内设有铺设在下网板
上的活性炭吸附层;
[0011]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穿过上网板并向下伸入至上集液腔室中的进气管, 上过滤腔
室与下过滤腔室之间设有连通两个腔室的过气管;
[0012]塔体上设有与上集液腔室连通的上出液口、 及与下集液腔室连通的排气口和下出
液口。
[0013]采用上述结构后, 有机废气通过进气管先进入上集液腔室中, 由于上集液腔室中
的空间远大于进气管的空间, 因此废气流动速度变慢, 之后, 缓慢向上穿过丝网滤芯进入上
过滤腔室中, 同时, 丝网滤芯将有机废气中的蒸气、 油雾进行过滤收集, 凝结后的废液滴入
上集液腔室中, 之后通过上出液 口定时排出; 而上过滤腔室中的废气通过过气管向下进入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773700 U
3
专利 立式分离、分层排液的有机废气过滤吸附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29: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