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62812.6 (22)申请日 2022.08.26 (73)专利权人 安徽信息 工程学院 地址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永和路1 号 (72)发明人 陈扬 余梦洁 陈为涛 孙洪旭  王安琪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华普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4151 专利代理师 蔡庆新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A01G 25/16(2006.01) A01C 23/04(2006.01) E03B 3/02(2006.01)E03B 3/28(2006.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 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 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通过设置集水箱、 吸 气机构、 吸附箱、 蛇形冷凝管以及供水机构等部 件, 利用各部件的相 互配合作用, 从而可 以将外 界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转化为可用水源, 用于灌 溉, 从而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且而在浪费水 资源、 人工劳动力、 成本高上, 本装置的出水口可 以根据环境结合不同的灌溉方式, 如滴灌, 喷灌 等方式, 其灌溉过程可通过控制器智 能控制, 通 过这种智能灌溉系统来实现无论是在无人管理 的植物间, 疏菜、 花卉棚, 还是在有人、 无人的家 庭、 公园、 城市绿化带, 都能够实现无水源定时定 量的智能灌溉, 在大大减少了人力的同时, 通过 合理的灌溉方式还能够合理的运用水资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17905562 U 2022.11.29 CN 217905562 U 1.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包括集水箱 (12) ,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集水箱 (12) 的上方对应 设有吸气 机构 (2) 和吸附箱 (3) , 所述集水箱 (12) 顶部一侧对应 设 有集雨式出气管 (17) , 所述集水箱 (12) 内对应设置循环流有冷凝液的蛇形冷凝管 (15) ; 所 述吸附箱 (3) 内中部对应设有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吸气机 构 (2) 相连接, 该输送通道另一端的出气口与蛇形冷凝管 (15) 的进管口相连; 所述输送通道 的四周对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21) , 所述吸附箱 (3) 的四周对应设有加热片 (19) , 所述输送 通道与加热片 (19) 之间对应包裹有吸附剂 (20) , 所述吸附箱 (3) 内还对应设置有湿度传感 器; 所述集水箱 (12) 内还对应 设有供水机构, 所述集水箱 (12) 的外侧对应 设有喷灌机构 (5) 及滴灌管 (9) , 所述供水机构分别通过管道连接喷灌机构 (5) 和滴灌管 (9) , 通过供水机构向 喷灌机构 (5) 及滴灌管 (9) 供 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集水箱 (12) 内底部对应设有冷凝箱 (28) , 所述冷凝箱 (28) 内装有冷凝液, 所述冷凝箱 (28) 内对应设有水泵 (13) , 所述水泵 (13) 通过软管 (14) 与蛇形冷凝管 (15) 的冷却液进液口 相连, 所述蛇形冷凝管 (15) 的冷却液 出液口通过回流管与冷凝箱 (28) 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吸附箱 (3) 上输送通道的进气口处对应安装有过 滤网罩 (1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集水箱 (12) 的外侧对应 设有蓄电池 (16) 和肥料箱 (29) , 所述集水箱 (12) 的上方还对应 设 有光伏板 (1) , 所述 光伏板 (1) 对应接入蓄电池 (16)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供水机构包括齿轮 (11) 、 连接杆 (24) 和 灌溉器 (30) , 所述灌溉器 (30) 上对应设有一个进 水口 (27) 和两个出水口 (23) , 其中一个出水口 (23) 通过出水管 (6) 对应连接喷灌机构 (5) , 另一个出水口 (23) 对应连接滴灌管 (9) , 且两个出水口 (23) 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22) ; 所述进 水口 (27) 处对应安装有控制进水口 (27) 启闭的球阀 (31) , 所述齿轮 (11) 对应安装于球阀 (31) 的阀杆上; 所述连接杆 (24) 的一侧对应连接有电动拉杆 (8) , 所述连接杆 (24) 上对应安 装有齿条 (26) , 所述齿条 (26) 与齿轮 (1 1) 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集水箱 (12) 外部一侧对应 设有控制器 (7) , 所述集水箱 (12) 内对应安装有 液位传感器, 所 述控制器 (7) 与液位传感器、 电动拉杆 (8) 以及电磁阀 (2 2) 电性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吸气机构 (2) 采用吸气涡轮, 所述喷灌机构 (5) 采用喷淋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05562 U 2基于吸附式空 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灌溉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 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节约型社会, 随着 社会发展, 我们发现在农田, 园林的种植物灌溉上, 为了 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获取高产稳产, 必须供给作 物以充足的水分, 而在自然 条件下, 往往因降水量不 足或分布的不均匀, 不能满 足作物对水分要求。 且当今人们还注重居室环境的绿化, 将观赏性高、 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 物移载到室内。 但目前的浇灌大多由人工完成, 当家里无人, 或者外出时间长, 或者因工作 繁忙而忘记浇水时, 室内的植物常因缺水而枯亡。 [0003]目前, 有些地方的园林依然采用漫灌的浇灌方式, 经常看到水流出路滑带、 园林带 四处流淌 而无人看管 的现象, 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在灌溉时为了确保不会浪费水资源只 能花费人力来进行看管。 综合以上所述, 从水资源匮乏、 浪费水资源、 人工看管以及成本高 等缺陷上来看, 有必要对现有技 术加以改进。 [0004]经检索 , 关于灌溉装置的 相关专利已 有公开。 如 ,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 CN202022256126.9的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从空气取水的智能灌溉装置, 包括蓄水池, 蓄水池 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传热导气管, 液化池与蓄水池之间固定安装有透水孔幕, 且液化池的内 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制冷半导体、 排气风扇和低 温铜丝螺旋体, 空腔柱的内部设置有与制冷 半导体对应的隔热导气管, 空腔支杆的外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吸气涡轮、 风能发电机 和太阳能发电板。 该申请案虽然也能实现空气取水, 但是其利用制冷半导体进行水蒸气液 化成本高, 效率低, 且也不能根据 环境结合切换不同的灌溉方式, 其整体设计有待进一步改 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1.实用新型的目的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 溉装置, 用以解决背景技 术中提到的技 术问题。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 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包括集水箱, 所述集水箱的上方对应设有吸气 机构和吸附箱, 所述集 水箱顶部一侧对应设有集雨式出气管, 所述集水箱内对应设置循环流有冷凝液的蛇形冷凝 管; 所述吸 附箱内中部对应设有输送通道, 所述输送通道一端的进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吸气 机构相连接, 该输送通道另一端的出气口与蛇形冷凝管 的进管口相连; 所述输送通道的四 周对应开设有多个出气孔, 所述吸 附箱的四周对应设有加热片, 所述输送通道与加热片之 间对应包裹有吸 附剂, 所述吸 附箱内还对应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集水箱内还对应设有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05562 U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第 1 页 专利 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第 2 页 专利 基于吸附式空气取水的智慧型多重灌溉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0:1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