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71354.2
(22)申请日 2022.08.26
(73)专利权人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开发区宣城经
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
(72)发明人 施赟君 郭琦 龚道仁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50
专利代理师 陈丕光
(51)Int.Cl.
H02S 30/10(2014.01)
H02S 20/00(2014.01)
H02J 7/35(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 具体
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该光伏边框包
括: 承载板, 承载板适于至少承载电池组件的边
缘, 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 第二
承载部与第一承 载部同面设置且互相连接, 以承
载板的延伸方向为长度方向, 第二承 载部的宽度
大于第一承载部的宽度; 卡槽, 卡槽突出于第一
承载部的一侧表面, 卡槽适于至少容纳电池组件
的边缘; 型腔, 型腔对应设置于第一承载部背离
卡槽的一侧表 面, 型腔适于容纳部分长度的连接
件以连接相邻光伏边框。 上述承 载板具有更大的
承载能力, 即使施加在电池组件表面的压力较
大, 电池组件也不易发生破裂, 从而通过上述光
伏边框降低了电池组件发生破裂的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217935541 U
2022.11.29
CN 217935541 U
1.一种光伏边框,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承载板, 所述承载板适于至少承载电池组件的边缘, 所述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
二承载部, 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同面设置且互相连接, 以所述承载板的延伸
方向为长度方向,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宽度;
卡槽, 所述卡槽突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 所述卡槽适于至少容纳所述电池
组件的边 缘;
型腔, 所述型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背离所述卡槽的一侧表面, 所述型腔适于
容纳部分长度的连接件以连接相邻光伏边框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承载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 二
承载部的通 孔;
所述光伏边框还包括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适于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组件的非功能区、 所
述通孔以及光伏 支架, 以将所述电池组件、 所述承载板和所述 光伏支架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通
孔沿所述承载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卡槽包括:
侧板, 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第 一承载部远离所述第 二承载部的边缘并沿垂直于所述承载
板的方向延伸;
顶板, 所述顶板的边缘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承载板的边缘连接, 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一
承载部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内, 所述顶板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平行于
所述第一承载部;
粘结层, 所述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顶板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 所述粘结层适
于粘接所述顶板和位于所述 卡槽内的电池组件;
所述型腔为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的通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 征在于, 还 包括:
第一缓冲层, 所述第一缓冲层适于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表面,
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层; 和/或,
第二缓冲层, 所述第二缓冲层适于设置于所述光伏支架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表面,
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二缓冲层。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宽度与
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宽度的比值 为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宽度为15mm-
40mm, 所述第一承载部的宽度为6m m-12mm。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
部的连接线与所述 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m m‑20mm; 所述通孔的孔径为6m m‑12m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边框, 其特征在于, 相邻所述通孔的中心距离为800mm-
1600mm。
10.一种光伏组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光伏
边框, 所述 光伏边框卡接 于所述电池组件的边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35541 U
2光伏边框及光 伏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太阳能电池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0002]双玻电池组件包括电池片、 分别位于电池片两侧的光伏玻璃、 以及位于电池片与
光伏玻璃之间的透明胶膜, 所述透明胶膜包括EVA胶膜。 为了保证双玻电池组件得到最大功
率输出, 需要 结合设置地点的地理、 气候及太阳能资源条件, 将双玻电池组件以一定的朝向
固定在光伏支架上。 具体的, 通常在双玻电池组件的边缘设置光伏 边框, 并将光伏边框与光
伏支架连接, 以将双玻电池组件固定在光伏支架上。 光伏边框中包括用以承载双玻电池组
件的承载板 。
[0003]然而, 常规光伏边框中的承载板尺寸较小, 这限制了承载板的承载能力, 增大了电
池组件发生破裂的风险。 若搭配额外的独立转接板, 则需要增加其与二者之 间的连接, 还可
能导致出现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光伏边框的承载能力弱的缺
陷, 从而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边框, 包括: 承载板, 所述承载板适于至少承载电池组件
的边缘, 所述承载板包括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 所述第二承载部与所述第一承载部同
面设置且互相连接, 以所述承载板的延伸方向为长度方向, 所述第二承载部的宽度大于所
述第一承载部的宽度; 卡槽, 所述卡槽突出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 所述卡槽适于至
少容纳所述电池组件的边缘; 型腔, 所述型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承载部背离所述卡槽的
一侧表面, 所述型腔适于容纳部分长度的连接件以连接相邻光伏边框 。
[0006]可选的, 所述第二承载部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承载部 的通孔; 所述光伏边框还包
括紧固件, 所述紧固件适于依次贯穿所述电池组件的非功能区、 所述通孔以及光伏支架, 以
将所述电池组件、 所述承载板和所述 光伏支架紧固连接。
[0007]可选的, 所述通孔的数量为多个, 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承载板 的长度方向依次排
列。
[0008]可选的, 所述卡槽包括: 侧板, 所述侧板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远离所述第二承载部
的边缘并沿垂直于所述承载板的方向延伸; 顶板, 所述顶板的边缘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承
载板的边缘连接, 所述顶板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 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内, 所述顶板
远离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一承载部; 粘结层, 所述粘结层设置于所述
顶板朝向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侧表面, 所述粘结层适于粘接所述顶板和位于所述卡槽内的
电池组件; 所述型腔为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连接件的形状和尺寸均相匹配的通槽结构。
[0009]可选的, 所述光伏边框还包括: 第一缓冲层, 所述第一缓冲层适于设置于所述电池
组件背离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表面, 所述紧固件贯穿所述第一缓冲层; 和/或, 第二缓冲层, 所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7935541 U
3
专利 光伏边框及光伏组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0:1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