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19785.4
(22)申请日 2022.08.23
(73)专利权人 无锡市广盈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214171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昌路
18号
专利权人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
电分公司
(72)发明人 乐天达 赵强 章志鸿 吴军
张旭东 王智凯 周岐跃 王鑫
李欣哲 童文华 瞿赟 马琪渊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104
专利代理师 殷红梅
(51)Int.Cl.
E04G 21/18(2006.01)E04H 12/34(2006.01)
E02D 5/48(2006.01)
E02D 27/44(2006.01)
H02J 7/35(2006.01)
G16Y 40/60(2020.01)
G16Y 30/00(2020.01)
G16Y 10/30(2020.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
位电子桩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关于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
路用抗拔智 能定位电子桩, 涉及电力技术领域,
该装置包括系统盒以及抗拔柔性倒刺部; 系统盒
与抗拔柔性倒刺部可拆卸连接; 系统盒中包括窄
带通信核心部件以及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用于向
窄带通信核心部件供电; 抗拔柔性倒刺部中包括
桩体以及至少两根抗拔柔性倒刺; 抗拔柔性倒刺
与桩体连接, 桩体垂直于安装面, 抗拔柔性倒刺
与桩体形成角度。 本实用新型结合抗拔柔性倒刺
部中的抗拔柔性倒刺与桩体的一体化设计, 使 得
桩体难以被人工直接拔出。 在回收过程中, 仅需
将系统盒与抗拔柔性倒刺部 之间进行拆卸, 即可
迅速完成拆卸更换工作, 解决了输电线路工程经
常发生的人为拔桩造成的丢桩及后期桩位难以
寻找等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8029121 U
2022.12.13
CN 218029121 U
1.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窄
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 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包括系统盒 (1) 以及抗 拔柔性倒刺部;
所述系统盒 (1) 与所述 抗拔柔性倒刺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系统盒 (1) 中包括窄带通信核心部件以及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向所述窄
带通信核心部件供电;
所述抗拔柔性倒刺部中包括桩体 (2) 以及至少两根 抗拔柔性倒刺 (3) ;
所述抗拔柔性倒刺 (3) 与所述桩体 (2) 连接, 所述桩体 (2) 垂直于安装面, 所述抗拔柔性
倒刺 (3) 与所述桩体 (2) 形成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电源 模块包括 光伏片 (1 1) 以及微型蓄电池 (12) ;
所述光伏片 (11) 与所述微型蓄电池 (12) 均位于所述系统盒 (1) 内部; 所述光伏片 (11)
与所述微型蓄电池 (12) 连接, 所述 光伏片 (1 1) 用于向所述 微型蓄电池 (12) 供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系统盒 (1) 还 包括透光强化玻璃板 (13) ;
所述透光强化玻璃板 (13) 位于所述系统盒 (1) 的顶部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窄带通信核心部件 包括通信核心板 (14) 以及通信天线 (15) ;
所述通信核心板 (14) 与所述 通信天线 (15) 连接;
所述通信天线 (15) 的顶部与所述系统盒 (1) 的顶部 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系统盒的底部具有螺纹孔 (16) ;
所述桩体 (2) 的顶部具有螺纹 (21) ;
所述螺纹 (21) 与所述螺纹孔 (16) 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抗拔柔性倒刺 (3) 与所述桩体 (2) 之间形成的锐角 角度为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抗拔柔性倒刺 (3) 的材质为氯化聚氯乙烯CPVC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29121 U
2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 网的输电线路用
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网工程中的输电线路工程, 在设计完成后由勘测人员至施工现场将立塔位
置信息, 如杆塔中心点、 基础根开、 线路方向等, 以木桩加喷漆的形式现场交给中标施工单
位, 以上工作即为输电线路 “交桩”工作。
[0003]在目前交桩过程中, 由于采用简易木桩敲打进地面的形式记录杆塔位置, 施工单
位可以在确定杆塔位置后, 即可从建议木桩位置开始进 行施工, 进 行定位的木桩 可以回收,
也可以进行破坏性拆除。
[0004]然而, 相关技术中的木桩型式简单、 不易维护, 若交付时间较长, 则容易出现人为
拔桩引起的丢桩、 桩位老化造成的桩位失踪等情况, 从而需要设计勘测人员重复进行交桩
作业, 效率较低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关于基于窄带物联 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能够防止人
为拔桩的现象, 避免重复交桩的情况产生, 该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
电子桩包括系统盒以及抗 拔柔性倒刺部;
[0006]系统盒与抗 拔柔性倒刺部可拆卸连接;
[0007]系统盒中包括窄带通信核心部件以及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用于向窄带通信核心部
件供电;
[0008]抗拔柔性倒刺部中包括桩体以及至少两根 抗拔柔性倒刺;
[0009]抗拔柔性倒刺与桩体连接, 桩体垂直于安装面, 抗 拔柔性倒刺与桩体形成角度。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电源模块包括 光伏片以及微型蓄电池;
[0011]光伏片与微型蓄电池均位于系统盒内部; 光伏片与微型蓄电池连接, 光伏片用于
向微型蓄电池供电。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系统盒还 包括透光强化玻璃板;
[0013]透光强化玻璃板位于系统盒的顶部 。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窄带通信核心部件 包括通信核心板以及通信天线;
[0015]通信核心板与通信天线连接;
[0016]通信天线的顶部与系统盒的顶部 接触。
[00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系统盒的底部具有螺纹孔;
[0018]桩体的顶部具有螺纹;
[0019]螺纹与螺纹孔相匹配。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 抗拔柔性倒刺与桩体之间形成的锐角 角度为。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029121 U
3
专利 基于窄带物联网的输电线路用抗拔智能定位电子桩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0: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