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064432.5
(22)申请日 2022.05.06
(73)专利权人 成都富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新都工业 东区
白云路789号西南石油大学科技园鑫
新和园区
(72)发明人 唐凌 郝康
(74)专利代理 机构 四川云首创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359
专利代理师 万利
(51)Int.Cl.
H02J 7/04(2006.01)
H02J 7/35(2006.01)
H02M 7/04(2006.01)
H02M 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设备技术领域, 公开了
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包括充电单元、 发电单元、
设备管理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 组以及电源输出
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分别与充电单元、 发电
单元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设备管理单元
分别与充电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 发电单元
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且设备管理单元通
信连接有外部的监控中心。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现
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 负载要求严格以及续航
能力差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17984646 U
2022.12.06
CN 217984646 U
1.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充电单元、 发电单元、 设备管理单元、 模块化
储能设备组以及电源输出单元, 所述的模块化储能设备组分别与充电单元、 发电单元以及
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所述的设备管理单元分别与充电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 发电单
元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且设备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有外部的监控中心, 所述的电源
输出单元电性连接有外 部的负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充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交
流充电插头、 交流变压模块和整流充电模块, 所述的交流充电插头与外部的交流市电插座
电性连接, 所述的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且整流
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均 与设备管理单元电性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电单元包括串联的光
伏太阳板和直流充电模块, 所述的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入
端和设备 管理单元电性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设备管理单元包括主控
模块、 显示器、 A/D转换模块、 线路布置模块、 传感器组、 通信模块以及辅助电源模块, 所述的
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和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均通过线路布置模块与模块化储能设备
组电性连接, 所述的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布置模块与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
接, 所述的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电性连接, 所述的主控模块
分别与线路布置模块的控制端、 整流充电模块的控制端、 显示器、 A/D转换模块以及通信模
块电性连接, 所述的A/D转换模块与传感器组电性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组分别与线路布置模
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所述的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有外
部的监控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感器组包括均与A/D
转换模块电性连接的电量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以及电压传感器, 所述的电量传感器设置于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出端, 所述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均分别设置于线路布置模块
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出 单元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块化储能设备组包括
若干并联的储能电池, 每个所述的储能电池的输出端均设置有电量传感器, 且所有储能电
池的输出端均通过设备线路布置模块与电源输出 单元电性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源输出单元包括直流
输出模块、 交流输出模块、 直流输出插头以及交流输出插头, 所述的直流输出模块分别与线
路布置模块和直流输出插头电性连接, 所述的交流输出模块分别与线路布置模块和交流输
出插头电性连接, 所述的直流输出插头与外部的直流设备电性连接, 所述的交流输出插头
与外部的交流设备电性连接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储能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线路布置模块包括并联
的电能输入布置线路和电能输出布置线路, 所述的输入布置线路的输入端分别与直流充电
模块的输出端和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且输入布置线路的输出端与模块化储能
设备组电性连接, 所述的电能输出布置线路的输入端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电性连接, 且电
能输出布置线路的输出端与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且电能输入布置线路的控制端和电能
输出布置线路的控制端均 与设备管理单元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84646 U
2一种多功能储能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储能设备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能源技术领域, 通常利用大规模的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调度运行, 其中, 大规模的
储能系统通常由多个储能设备并联构成, 各并联的储能设备通过输电线路接入电网, 实现
对电网的调度, 既能作为电源又能作为负荷在电网中的应用起到很大作用, 现有的储能设
备仅仅具备储存电能并为负载供电的功能, 本身并无发电功能, 功能单一, 续航能力差, 无
法适应当前市场对储能设备功能性的要求, 并且只能根据预设的电源输出电路为单一模式
的交流或直流负载供电, 对参与供能的负载要求高, 必须匹配储能设备电源输出类型, 实际
运用存在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 负载要求严格以及续航能力差 的问题, 提出
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 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包括充电单元、 发电单元、 设备管理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
组以及电源输出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分别与充电单元、 发电单元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电
性连接, 设备管理单元分别与充电单元、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 发电单元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电
性连接, 且设备管理单元通信连接有外部的监控中心, 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有外部的负
载设备。
[0006]进一步地, 充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交流充电插头、 交流变压模块和整流充电模块, 交
流充电插头与外部的交流市电插座电性连接, 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
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且整流充电模块的控制端均 与设备管理单元电性连接 。
[0007]进一步地, 发电单元包括串联的光伏太阳板和直流充电模块, 直流充电模块的输
出端分别与模块 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入端和设备 管理单元电性连接 。
[0008]进一步地, 设备管理单元包括主控模块、 显示器、 A/D转换模块、 线路布置模块、 传
感器组、 通信模块以及辅助电源模块, 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和整流充电模块的输出端均
通过线路布置模块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电性连接, 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出端通过线路布
置模块与电源输出单元电性连接, 辅助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和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电性
连接, 主控模块分别与线路布置模块的控制端、 整流充电模块的控制端、 显示器、 A/D转换模
块以及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A/D转换模块与传感器组电性连接, 传感器组分别与线路布置模
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以及电源输出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通信模块通信连接有外部的监
控中心。
[0009]进一步地, 传感器组包括均与A/D转换模块电性连接的电量传感器、 电流传感器以
及电压传感器, 电量传感器设置于模块化储能设备组的输出端, 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84646 U
3
专利 一种多功能储能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0: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