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533992.7
(22)申请日 2022.09.23
(73)专利权人 张家港友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
镇妙桥永进路999号
(72)发明人 宋高军 王建东 雷刚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专利代理师 马环丽
(51)Int.Cl.
H01R 13/639(2006.01)
H01R 13/66(2006.01)
H01R 13/70(2006.01)
B60L 53/16(2019.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 车充电领域, 尤其是涉
及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包括安装箱,
安装箱上安装有箱盖, 安装箱内设有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包括动力源、 控制组件和定位组件, 控
制组件包括触控开关和控制杆, 动力源安装在安
装箱内, 定位组件安装在安装箱内, 触控开关安
装在安装箱内, 控制杆安装在安装箱内, 且控制
杆与动力源相连, 控制杆还与定位组件相连, 控
制杆上设有控制块, 控制块与触控开关相连, 触
控开关与动力源电性相连, 本申请改善了传统方
式中电锁对充电枪的定位不牢固的问题, 能够达
到提高电锁定位充电枪的牢固度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218101912 U
2022.12.20
CN 218101912 U
1.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包括安装箱(1), 所述安装箱(1)上安装有箱盖(2),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箱(1)内设有控制机构(3), 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动力源(31)、 控制
组件 (32) 和定位组件(33), 所述控制组件 (32) 包括触控开关(321)和控制杆(322), 所述动
力源(31)安装在安装箱(1)内, 所述定位组件(33)安装在安装箱(1)内, 所述触控开关(321)
安装在安装箱(1)内, 所述控制杆(322)安装在安装箱(1)内, 且所述控制杆(322)与动力源
(31)相连, 所述控制杆(322)还与定位组件(33)相连, 所述控制杆(322)上设有控制块
(323), 所述控制块(323)与触控开关(321)相连, 所述触控开关(321)与动力源(31)电性相
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源(31)
包括马达(311)、 第一齿轮(312)、 第二齿轮(314)、 第三齿轮(316)和扇形齿轮(317), 所述马
达(311)安装在安装箱(1)内, 且所述马达(311)与触控开关(321)电性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
(312)同轴安装在马达(311)的输出轴上, 所述安装箱(1)内安装有传动轴(313), 第二齿轮
(314)同轴安装在传动轴(313)上, 所述第二齿轮(314)与第一齿轮(312)啮合, 所述第三齿
轮(316)同轴安装在传动轴(313)上, 所述扇形齿轮(317)同轴安装在控制杆(322)上, 所述
扇形齿轮(317)与第三齿轮(316)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齿轮
(314)与传动轴(313)之间通过缓冲筋(315)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组件
(33)包括定位销(332)、 卡块(331)和推杆(334), 所述控制杆(322)的侧壁上开设有控制槽
(326), 所述推杆(334)安装在控制槽(326)内, 且所述推杆(334)的一端通过连板(324)与控
制杆(322)的侧壁相连, 所述推杆(334)的另一端与扇形齿轮(317)的侧壁相连, 所述安装箱
(1)的底壁上开设有滑 孔, 所述定位销(332)安装在滑 孔内, 且所述定位销(332)的一端外伸
出安装箱(1), 所述卡块(331)安装在定位销(332)位于安装箱(1)内的一端, 所述卡块(331)
与推杆(3 3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杆
(32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杆(327), 所述安装箱(1)的底 壁上安装有限位块一(13), 所
述限位杆(327)与限位块一(13)抵触, 所述安装箱(1)的底壁上靠近连板(324)处设有限位
块二(15), 所述限位 块二(15)与连板(324)的侧壁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块(331)
与定位销(3 32)可拆卸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销
(332)靠近卡块(331)的一端设有连接轴(336), 所述连接轴(336)上设有环槽 (337) , 所述卡
块(33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槽(338), 所述连接槽(338)内设有连接块 (339) , 所述连接轴
(336)安装在连接 槽(338)内, 且所述连接块 (3 39) 与环槽(3 37)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开关
(321)的侧壁上安装有触控板(325), 所述安装箱(1)内设有卡槽(12), 所述安装箱(1)内靠
近卡槽(12)处设有安装槽(11), 所述触控开关(321)安装在安装槽(11)内, 且所述触控板
(325)与卡槽(12)卡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01912 U
2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新能源 汽车充电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车 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新能源汽车是一种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 通过蓄电池存储电能, 并
驱动电机运转, 从而为汽车 的行驶提供动力。 而当新能源汽车行驶了一定的里程后需要对
蓄电池进行充电, 才能保证新能源 汽车能够继续行驶。
[0003]目前, 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时, 需要将充电桩上的充电枪插接至汽车上的充
电口中, 才能进行充电, 为了保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 在充电枪插接至充电口中时, 通常会
对充电枪进 行定位, 从而减少充电枪出现晃动, 影响充电。 常规的定位方式是在 汽车的充电
口处安装电锁, 通过电机驱动电锁中用于对充电枪进行定位的锁销进行伸缩动作, 从而使
锁销与充电枪抵 接, 以此来实现对充电枪的定位。
[0004]但是, 由于汽车的充电需要经常拔插充电枪,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 仅通过电机控
制锁销的伸缩, 会使得锁销在多次使用后, 其行程会出现偏差, 从而容易导致电锁对充电枪
的定位不牢固, 从而影响汽车的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能够提高电锁对充电枪定位的牢固度,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
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车 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采用如下技 术方案:
[0007]一种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包括安装箱, 所述安装箱上安装有箱盖, 所述安装
箱内设有控制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动力源、 控制组件和定位组件,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触
控开关和控制杆, 所述动力源安装在安装箱内, 所述定位组件安装在安装箱内, 所述触控开
关安装在安装箱内, 所述控制杆安装在安装箱内, 且所述控制杆与动力源相连, 所述控制杆
还与定位组件相连, 所述控制杆上设有控制块, 所述控制块与触控开关相连, 所述触控开关
与动力源电性相连。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需要对充电枪进行定位时, 通过动力源驱动控制组件
工作, 从而 带动控制杆转动, 使控制杆上的控制块在转动的过程中触碰触控开关, 使得触控
开关对动力源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 从而使定位组件对充电枪进行定位, 以便于达到控
制定位件的行程的效果, 方便提高电锁对充电枪定位的牢固度。
[0009]在一个具体 的可实施方案中, 所述动力源包括马达、 第一齿轮、 第二齿轮、 第三齿
轮和扇形齿轮, 所述马达安装在安装箱内, 且所述马达与触控开关电性相连, 所述第一齿轮
同轴安装在马达的输出轴上, 所述安装箱内安装有传动轴, 第二齿轮同轴安装在传动轴上,
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第三齿轮同轴安装在传动轴 上, 所述扇形齿轮同轴安
装在控制杆 上, 所述扇形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马达带动第一齿轮转动, 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8101912 U
3
专利 车载电锁的行程控制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