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475668.4
(22)申请日 2022.09.19
(73)专利权人 锦祥照明系统 (大连) 有限公司
地址 116600 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 术开发
区铁山东三路51号
(72)发明人 马郛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740
专利代理师 冯世冬
(51)Int.Cl.
H01R 13/639(2006.01)
H01R 13/502(2006.01)
H01R 31/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车灯用线 束装配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灯用线束装配结
构, 涉及车灯技术领域, 包括灯壳及通孔和压盖;
压盖上设置凸压盖和压筋; 灯壳上设置线束固定
柱、 线束卡扣、 线束连接器、 电源线束、 总线束、 总
线束连接器, 灯壳外侧设置有车灯控制单元; 本
实用新型中的压盖及其上的压筋的使用保证了
车灯的总线束连接器和车灯控制单元之间的连
接稳定, 有效的避免了总线束连接器脱落的风
险, 使得车灯始终保持足够的电量支持; 同时压
盖及压筋的使用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并不需
要为降低成本而添加额外零件; 线束固定柱和线
束卡扣的协同使用避免了在电机弯曲移动时散
热器对线束的划伤, 同时压盖设计也可以大大的
降低风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8101911 U
2022.12.20
CN 218101911 U
1.一种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灯壳 (1) , 所述灯壳 (1) 的竖直方向中间
处靠近右侧边沿处设置有 圆形的通孔 (11) , 在所述灯壳 (1) 的前侧面上根据车灯光源的安
装位置均设置有对应的线束连接器 (2) , 所述线束连接器 (2) 的后侧引出有电源线束 (21) ,
多个电源线束 (21) 共同汇聚成总线束 (22) , 所述总线束 (22) 的末端连接有总线束连接器
(23) , 所述总线束连接器 (23) 穿过所述通孔 (11) 连接有车灯控制单元 (3) ; 所述通孔 (11) 处
固接设置有压 盖 (4)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线束连接器 (23) 和
所述车灯控制单 元 (3) 之间通过插 装连接的方式快速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灯控制单元 (3) 使
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灯壳 (1) 的后侧面上, 同时所述总线束连接器 (23) 位于所述通孔 (11) 的
中间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 (4) 为圆形设置,
并且其下部的直径四分之一处的下半部分祛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盖 (4) 在插接完成
后的总线束连接器 (23) 处设置有与其形状相 似且大于所述总线束连接器 (23) 的尺寸并向
前侧凸出的凸压 盖 (41)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压盖 (41) 的后侧在
与所述总线束连接器 (23) 的对应位置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个向后侧凸出的压筋 (42) , 所
述压筋 (42) 可以抵在安装后的总线束 连接器 (23) 的左右两侧的边 沿处, 且不会对与其连接
的总线束 (22) 产生影响。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壳 (1)
的内侧面上沿着所述电源线束 (21) 和总线束 (22) 的沿线设置有多个线束固定柱 (12) , 所述
电源线束 (21) 和总线束 (22) 上在与所述线束固定柱 (12) 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直接捆扎在线
束上的线 束卡扣 (13) , 所述线 束卡扣 (13) 可以直接与所述线 束固定柱 (12) 卡装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01911 U
2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车灯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车灯用线 束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车灯是保障行车安全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 现有技术中, 车灯和车辆 的供电线路
之间的连接都是通过线束连接器进行连接的, 同时车灯内部的线束和车灯的接线端子之间
的连接也是通过线束连接器连接的, 但是这样的直接插接的连接方式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
是有脱落的风险存在, 同时线束处于散热器的后侧, 也容易造成对线束的划伤, 因而会使得
车灯不工作, 从而危害行 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 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包括
灯壳, 所述灯壳的竖直方向中间处靠近右侧 边沿处设置有圆形的通孔, 在所述灯壳的前侧
面上根据车灯光源的安装位置均设置有对应的线束连接器, 所述线束连接器的后侧引出有
电源线束, 多个电源线束共同汇聚成总线束, 所述总线束的末端 连接有总线束连接器, 所述
总线束连接器穿过 所述通孔连接有车灯控制单 元; 所述通孔处固接设置有压 盖。
[0005]优选的, 所述总线束连接器和所述车灯控制单元之间通过插装连接的方式快速连
接;
[0006]优选的, 所述车灯控制 单元使用螺钉固定在所述灯壳的后侧面上, 同时所述总线
束连接器位于所述 通孔的中间处。
[0007]优选的, 所述压 盖为圆形设置, 并且其下部的直径四分之一处的下半部分祛除。
[0008]进一步的, 所述压盖在插接完成后的总线束连接器 处设置有与其形状相似且大于
所述总线 束连接器的尺寸并向前侧凸出的凸压 盖。
[0009]进一步的, 所述 凸压盖的后侧在与所述总线束连接器的对应位置处的左右两侧设
置有两个向后侧凸出的压筋, 所述压筋可以抵在安装后的总线束连接器的左右两侧的边沿
处, 且不会 对与其连接的总线 束产生影响。
[0010]进一步的, 所述灯壳的内侧面上沿着 所述电源线束和总线束的沿线设置有多个线
束固定柱, 所述电源线束和总线束上在与所述线束固定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直接捆扎在线
束上的线 束卡扣, 所述线 束卡扣可以直接与所述线 束固定柱卡装固定 。
[0011]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盖及其上的压筋的使用保证了车灯的总线束连接器和车灯控
制单元之间的连接稳定, 有效的避免了总线束连接器脱落的风险, 使得车灯始终保持足够
的电量支持; 同时压盖及压筋的使用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并不需要为降低成本而添加额
外零件; 线束固定柱和线束卡扣的协同使用 避免了在电机弯曲移动时散热器对线束的划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101911 U
3
专利 车灯用线束装配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