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669015.3
(22)申请日 2022.06.29
(73)专利权人 河北工业大 学
地址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光 荣道8
号河北工业大 学东院330#
(72)发明人 李姗姗 闫婷婷 李军委 孟晓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2210
专利代理师 王瑞
(51)Int.Cl.
B26F 1/14(2006.01)
B26D 5/10(2006.01)
B26D 7/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
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筒体、 活塞
杆、 顶杆活塞、 顶杆 弹簧、 顶杆、 阵列刀具壳体、 打
孔刀具、 上牺牲层、 下牺牲层、 顶针活塞、 顶针弹
簧和顶针。 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上牺牲层和下牺牲
层, 打孔时在微流控芯片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放置
上下牺牲层, 打孔时损伤严重的部位由牺牲层承
受, 从而使 通孔形状更规则、 壁面更光滑、 出入口
具有更好的圆度, 有效提高打孔质量。 本实用新
型采用呈阵列式设置的打孔刀具, 能够在微流控
芯片上同时加工多个孔, 有效提高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17552557 U
2022.10.11
CN 217552557 U
1.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筒体、 活塞杆、 顶杆活塞、
顶杆弹簧、 顶杆、 阵列刀具壳体、 打孔刀具、 上牺牲层、 下牺牲层、 顶针活塞、 顶针弹簧和顶
针;
所述筒体的底端与阵列刀具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两者连通; 活塞杆滑动设置于筒体
的内部, 底端固定有顶杆活塞; 顶杆的顶端与 顶杆活塞固定连接, 底端能够伸入阵列刀具壳
体中, 与顶针活塞的顶端接触; 顶杆弹簧设置于筒体的内部, 一端与顶杆活塞接触或固定连
接, 另一端与筒体的底端接触或固定连接;
顶针活塞滑动设置于阵列刀具壳体的内部; 若干个打孔刀具呈阵列式固定于阵列刀具
壳体的底部; 每个打孔刀具中均滑动设置有顶针; 顶针的顶端固定于顶针活塞的底端 上; 顶
针弹簧位于阵列刀具壳体的内部, 一端与顶针活塞的底端接触或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打孔
刀具接触或固定连接;
上牺牲层打孔时紧贴微流控芯片, 且置于微流控芯片的打孔处的上方; 下牺牲层打孔
时紧贴微 流控芯片, 且置 于微流控芯片的打孔处的下 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顶杆弹簧嵌套于顶
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顶针弹簧嵌套于顶
针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活塞杆的顶端设置
有按钮, 便于使用者按压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筒体的底端设置有
中空内螺纹柱, 阵列刀具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中空外螺纹柱; 中空内螺纹柱与中空外螺纹柱
螺纹连接, 实现筒体与阵列刀具壳体的固定连接以及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阵列刀具壳体的底
端开有阵列式螺纹孔; 呈阵列排布的若干打孔刀具螺纹固定 于各自的阵列式螺纹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其特征在于, 每个打孔刀具中滑
动设置有至少一个顶针。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552557 U
2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 具体是一种微 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微流控芯片具有高密度微观结构, 可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和后续分析, 具有样品消
耗少、 操作简 便、 多功能集 成、 体积小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在基因突变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以
及医疗诊断等领域均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0003]孔在微流控芯片中有多种应用, 例如, 芯片制作过程中, 在与玻璃基片键合之前,
需在芯片通道的入口和出口处打孔, 用于流体的导入或导出; 又例如, 阶梯乳化装置主要依
赖约束突变结构形成压力差生成液滴, 即装置的几何结构为主要影响因素, 形变大或者表
面不光滑的孔可能会破坏液滴的完整性; 再例如, 在多层微流控芯片中, 通孔可作为管路连
接不同的功能区域, 此时对孔的质量要求较高, 形状不规则、 壁面粗糙的孔会对流场产生影
响, 破坏层流状态。
[0004]目前, 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打孔方法, 主要是采用注射器式打孔器手动打孔, 单次只
能打一个孔, 且易出现通孔形状不规则、 出入口的圆度较差的问题。 因此, 构建一种用于微
流控芯片的制作阵列通 孔的装置, 有效提高通 孔质量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阵
列式打孔装置 。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
置, 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筒体、 活塞杆、 顶杆活塞、 顶杆弹簧、 顶杆、 阵列刀具壳体、 打孔
刀具、 上牺牲层、 下牺牲层、 顶针活塞、 顶针弹簧和顶针;
[0007]所述筒体的底端与阵列刀具壳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两者连通; 活塞杆滑动设置于
筒体的内部, 底端固定有顶杆 活塞; 顶杆的顶端与顶杆活塞固定连接, 底端能够伸入阵列刀
具壳体中, 与顶针活塞的顶端接触; 顶杆弹簧设置于筒体的内部, 一端与顶杆 活塞接触或 固
定连接, 另一端与筒体的底端接触或固定连接;
[0008]顶针活塞滑动设置于阵列刀具壳体的内部; 若干个打孔刀具呈阵列式固定于阵列
刀具壳体的底部; 每个打孔刀具中均滑动设置有顶针; 顶针的顶端固定于顶针活塞的底端
上; 顶针弹簧位于阵列刀具壳体的内部, 一端与 顶针活塞的底端接触或 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
打孔刀具接触或固定连接;
[0009]上牺牲层打孔时紧贴微流控芯片, 且置于微流控芯片的打孔处的上方; 下牺牲层
打孔时紧贴微 流控芯片, 且置 于微流控芯片的打孔处的下 方。
[0010]与现有技 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实用新型增设了上牺牲层和下牺牲层, 打孔时在微流控芯片的上方和下方
分别放置上下牺牲层, 打孔时损伤严重的部位由牺牲层 承受, 从而使通孔形状更规则、 壁面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7552557 U
3
专利 一种微流控芯片阵列式打孔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