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458466.9
(22)申请日 2022.09.16
(73)专利权人 易雪瑞
地址 651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牛街庄
昆北车辆段小区
(72)发明人 易雪瑞 张家强
(51)Int.Cl.
H02G 3/08(2006.01)
H02G 3/16(2006.01)
H01R 13/52(2006.01)
B01D 53/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故障率的空调客车
防结露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
故障率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通过在出线管口
孔孔壁与通电线缆之间的间隙填充满不干性密
封腻子, 接线端子的表面上覆盖一层电力复合脂
涂层; 动力分线箱的箱壁内壁上涂覆有防凝露涂
料; 动力分线箱的底部开盖内侧壁上安装有干燥
箱, 所述干燥箱内填充有可更换的干燥剂; 在车
端动力连接器插座的插座口对接边缘处、 腔体内
孔洞间隙填充有不干性密封腻子、 内壁涂刷防凝
露涂料。 使得一节车厢的动力分线箱和车端动力
连接器插座都采用了密封和防凝结水的结构进
行处理, 使得整个车厢的动力电缆系统处于干燥
稳定的状态, 能有效防止产生结露现象, 进一步
提高了单 车干线绝 缘值, 可完全达 到出库标准。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218102466 U
2022.12.20
CN 218102466 U
1.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故障率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包括位于客车底部上的动力
分线箱 (1) , 通电线缆 (2) 从出线管口孔接入动力分线箱 (1) 、 通电线缆 (2) 连接接线端子 (3)
为客车供电, 其特 征在于:
出线管口孔 孔壁与通电线缆 (2) 之间的间隙填充满不干性密封腻子 (4) ,
所述接线 端子 (3) 的表面上覆盖一层电力复合脂 涂层 (12) ;
动力分线箱 (1) 的箱壁内壁上涂覆有防凝露涂料 (5) ;
动力分线箱 (1) 的底部开盖内侧壁上安装有干燥箱 (7) , 所述干燥箱 (7) 内填充有可更
换的干燥剂 (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本结构还包括位于客车前
方的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 (6) , 在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 (6) 的插座口对接边缘处填充有不干
性密封腻子 (4) , 不干性密封腻子 (4) 填充满以封堵动力连接器插座腔体内孔洞 (9) 间隙; 车
端动力连接器插座 (6) 的腔体内壁涂刷防凝露涂料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力复合脂涂层 (12)
为高压绝 缘硅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箱 (7) 呈罩状结
构以一端为铰接的结构安装在动力分线箱 (1) 的箱盖上, 另一端通过锁具 (8) 固定或松开,
干燥箱 (7) 的表面上开设有 若干孔洞 (9) , 干燥剂 (10) 通过透气袋装盛放置在干燥箱 (7) 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干燥剂 (10) 为蓝色变
色硅胶干燥剂 (10) 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管口孔孔壁处于
不干性密封腻子 (4) 处设置有半圆状的安装挡片 (11) , 所述安装挡片 (11) 内面设置有不干
胶, 不干胶与填充在间隙中的不干性密封腻子 (4) 粘接, 安装挡片 (11) 的边缘通过粘接所螺
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动力分线箱 (1) 内部, 用于固定 干性密封腻子, 防止其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凝露涂料 (5) 为两
层, 每层至少厚度1.5m 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02466 U
2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故障率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客车的干线绝缘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故
障率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铁路空调空调客车电气绝缘不良故障是运用客车的多发性故障。 由于电气绝缘故
障是造成供电故障、 电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 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且处理起来质量要求
高、 难度大, 大大增加了甩车 临修率, 不利于客车的周转利用。 因DC600V25T 型空调客车因车
体整体密封性高, 冬季发生结露现象更为明显, 据统计每年10月至来年4月DC600V25T型空
调客车主干线绝缘不良占所有客车干线绝缘不良问题的85%以上。 因此, 解决DC600V25T型
空调客车主干线绝缘不良问题对于处理空调客车电气绝缘故障具有重要意义。 每年11 月
至次年4月, 车辆动力分线箱内部、 动力连接器插座绝缘板均会产生大量冷凝水, 导致车辆
干线绝缘值降低。 虽采取多种改善方案, 但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 按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
于印发<铁路客车运用维修规程>的通知》 (铁总运 〔2015〕 22号) 规定, 在湿度≥60%时运用列
车线间绝缘值≥2 MΩ, 线地绝缘值≥1 MΩ。 2021 年12 月, 用1000 V兆欧表实测5 组
DC600V25T型空调客车入库车辆的干线绝缘值, 发现DC 600 V 干线对地、 线间绝缘值整体
偏低, 最低时接近0MΩ。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运行安全, 也给车辆的运用检修带来诸多不
便。 结露现象造成车下动力分线箱内接线端子、 配线线 鼻子、 配线绝缘层、 分线箱顶板、 分线
箱壁产生大量冷凝水, 引起干线绝缘降低; 结露现象造成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接线端子上
产生冷凝水, 引起干线绝缘降低; 车辆在停站或入库作业时, 车门打开, 湿空气沿车体墙板
间隙、 线管进入车下动力分线箱、 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 由于分线箱、 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
表面温度低于湿空气的饱和温度, 发生结露现象, 湿空气在分线箱、 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接
线端子及其它部位凝结成水变成小水珠, 列车始发向北方运行时 随着外部环境温度不断降
低, 小水珠逐步凝结成冰块并聚集在分线箱、 车端动力连接器插座上, 列车折返向南方运行
时, 气温上升, 冰块解冻, 又与新结露形成的冷凝水结合大量滞留在分线箱、 车端电力连接
器内部, 加之DC600V25T型空调客车密封性优于DC600V25G型空调客车, 形成 的冷凝水无法
通过车体间隙排出 车外, 最终导 致了干线绝缘值降低。
[0003]现有技术针对电气设备结露的问题多采用温湿度凝露除湿控制器及电伴热装置
解决, 温湿度凝露除湿控制器在检测到环境温度低于额定温度, 湿度大于额定湿度时, 自动
启动电伴热装置加热设备温度, 从而达到消除结露现象的目的。 但因铁路运用客车电气设
备的特殊工作环境, 运用部门难以在车辆上安装温湿度凝露除湿控制器及电伴热装置, 导
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针对DC 600V25T型空调客车的分线箱的防结露方案 。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发明人经过研发设计, 现提供了一种新
的防结露结构, 本结构 针对铁路车辆运行里程长、 电气设备工作 环境复杂、 入库检修时间有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8102466 U
3
专利 一种降低电力系统绝缘故障率的空调客车防结露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2:5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