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68474.2
(22)申请日 2022.11.03
(71)申请人 西安鑫泰航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710089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航空高技
术产业基地
(72)发明人 符友恒 陈曦 王湘平 杨永红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241
专利代理师 李鹏
(51)Int.Cl.
B22F 10/20(2021.01)
B33Y 10/00(2015.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
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
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 包括以下步
骤, 步骤S1: 针对复杂结构零件材料进行基础工
艺实验, 确定最优工艺参数及熔积层形貌参数范
围; 步骤S2: 依据零件三维模型特征及熔积层形
貌参数范围, 选择动态轨迹规划方法; 步骤S3: 按
照所确定的动态轨迹规划方法及最优工艺参数
进行分区逐层打印。 本发明避免了零件中无支撑
区域流淌等缺陷, 增加了材料利用率, 实现了复
杂结构零件高精度、 高质量、 高材料利用的一体
化制造。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519134 A
2022.12.27
CN 115519134 A
1.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S1: 针对复杂结构零件材料进行基础工艺实验, 确定最优工艺参数及熔积层形貌
参数范围;
步骤S2: 依据零件三维模型 特征及熔积层形貌参数 范围, 选择动态轨 迹规划方法;
步骤S3: 按照所确定的动态轨 迹规划方法及最优工艺 参数进行分区逐层打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 基础工艺 实验为多目标优化 实验, 优化目标包括: 最大化焊
宽和焊高来提高增材效率、 最大化宽高比来提高搭接平整度、 最小化热影响区宽度来减小
热输入、 最小化深高比来减小重熔、 最大化 维氏硬度来提高强度、 最小化晶粒尺寸来提升塑
性、 最小化层间等待时间来 提高制造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 工艺参数包括送丝速度、 电流、 成形速度等, 熔积层形貌参
数主要包括: 搭接偏移系 数, 最优值a和范围区间(al, au), 其中, al是搭接偏移系数下限, au
是搭接偏移系 数上限; 焊道宽度, 最优值w和范围区间(wl, wu), 其中, wl是焊道宽度下限, wu
是焊道宽度上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S2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21: 依据零件宽度变化特 征, 将零件分为有支撑区域和无支撑区域;
步骤S22: 对于有支撑区域进行切片分层处理, 预选择轨迹规划策略1或轨迹规划策略
3;
步骤S23: 对于无支撑区域进行切片分层处理, 预选择轨迹规划策略2或轨迹规划策略
3;
步骤S24: 设计搭接预实验 验证表面平整度, 确定最终动态轨 迹规划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1中有支撑区域为该区域的宽度从下至上减小或不变; 所述步
骤S21中无支撑区域 为该区域的宽度从下至上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 迹规划策略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采用最优搭接偏移系数a, 从焊层中心向边缘对称填充, 直至最左焊道A和最右
焊道B首次超出模型边界轮廓线, 并将超出部分宽度记为d';
步骤2: 若0 ≤d'<aw/2, A、 B两道均向内偏移至与轮廓线平齐;
步骤3: 若aw/2≤d'<aw, 则采用单向轨迹填充, 从当前层右侧向左侧搭接, 直至最左焊
道A首次填满或超出模型边界轮廓线, 然后将A焊道向内偏移至与轮廓线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 迹规划策略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采用最优搭接偏移系数a, 从焊层边缘向中心对称填充, 直至当前层中心区域的
左右两边焊道C和D开始搭接, 焊道C和焊道D中心 距离为d0;
步骤2: 若auw<d0≤w, 则以层间中心线为焊道中心线, 额外补充一道焊道;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19134 A
2步骤3: 若2(au‑a)w<d0≤auw, 则不做任何动作, 保留当前轨 迹策略;
步骤4: 若0≤d0≤2(au‑a)w, 则以层间中心线为焊道中心线, 额外填充一道焊道, 同时删
除C、 D焊道的轨 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迹规划策略3采用均一搭接偏移量进行均匀填充, 其中, 工艺参数优先基于成形
速度的改变, 给定初始搭接偏移系数为a, 初始焊道宽度为w, 实际搭接偏移系数为ar, 实际
焊道宽度为 wr, 当前层实际层宽为 W,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采用最优搭接偏移系数a与 最优焊宽w进行填充计算理论搭接道次n(实数): (1+
(n‑1)a)w=W,
步骤2: 将理论搭接道次n向下取整计算得到
此时搭接的边 界余量:
利用边界余 量d'和最优焊宽w的比较结果进行实际搭接偏移系数和焊宽的计算;
步骤3: 若0≤d'<alw, 采用下式计算实际焊道宽度
此时, 若wr‑w≤
(au‑al)w, 保留当前轨迹规划策略, 若wr‑w>(au‑al)w, 则取道次向上取整
进行均匀搭接,
在最优焊宽范围(wl, wu)里计算搭接偏移系数的最大值
将armax
和对应的焊宽wr设定为当前层的实际搭接偏移系数和实际焊宽;
步骤4: 若alw≤d'<aw, wr=w, 取道次向上取整
进行搭接, 前
道次ar=a, 末尾
道次向内偏移至与轮廓线平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S24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 利用预选择的2种轨迹规划策略, 在最优工艺参数范围内, 进行多道搭接预实
验;
步骤2: 利用线激光扫描, 得到表面轮廓, 选择表面平整度最高的轨迹规划策略为当前
区域的最优轨 迹规划策略, 最终确定整个复杂结构零件的分区动态轨 迹规划策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
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选择的2种轨 迹规划策略为S2 2和S23的预选择路径。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19134 A
3
专利 基于分区动态轨迹规划策略的复杂结构金属零件增材制造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1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