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59750.9 (22)申请日 2022.11.02 (71)申请人 中南大学 地址 410083 湖南省长 沙市岳麓区麓山 南 路932号 (72)发明人 钟德云 张炬 王李管 贾明滔  毕林  (74)专利代理 机构 长沙瀚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23 专利代理师 吴亮 朱敏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G06T 17/05(2011.01) G06F 111/04(2020.01) (54)发明名称 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 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 质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脉状地质体 建模方法、 装 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 该方法包括: 基于脉状地质 体的地质采样数据, 构造第一隐式函数和第二隐 式函数; 对第一隐式函数进行隐式曲面重构, 得 到平均面网格模 型; 基于脉状地质体的设定约束 条件对第二隐式函数进行更新, 得到更新后的第 二隐式函数; 基于更新后的第二隐式函数对平均 面网格模型进行厚度偏移处理, 得到偏移处理后 的网格模型, 偏移处理后的网格模型包括: 沿上 层面方向厚度偏移的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沿下层 面方向厚度偏移的下层面网格模 型; 对上层面网 格模型和下层面网格模型进行拼接, 得到表征脉 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得到表征脉状地质体的拼 接模型。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4页 CN 115510689 A 2022.12.23 CN 115510689 A 1.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基于脉状地质体的地质采样数据, 构造第一隐式函数和第 二隐式函数, 其中, 所述第一 隐式函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平均面形状趋势, 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 的厚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对所述第一隐式函数进行隐式曲面重构, 得到平均面网格模型; 基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设定约束条件对所述第 二隐式函数进行更新, 得到更新后的第 二隐式函数; 基于所述更新后的第 二隐式函数对所述平均面网格模型进行厚度偏移 处理, 得到偏移 处理后的网格模型, 所述偏移处理后的网格模型包括: 沿上层面方向厚度偏移的上层面网 格模型和沿下层面方向厚度偏移的下层面网格模型; 对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所述下层面网格模型进行拼接, 得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 拼接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脉状地质体的地质采样数据, 构 造第一隐式函数和第二隐式函数, 包括: 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地质采样数据中获取上层面的第一采样数据和下层面的第二采 样数据; 基于所述第 一采样数据构造的上层面插值约束, 构建表征上层面形状趋势的第 三隐式 函数; 基于所述第 二采样数据构造的下层面插值约束, 构建表征下层面形状趋势的第四隐式 函数; 基于所述第 三隐式函数和所述第四隐式函数, 得到所述第 一隐式函数和所述第 二隐式 函数; 其中, 所述第一 隐式函数基于所述第三 隐式函数与所述第 四隐式函数之和确定, 所述 第二隐式函数基于所述第三隐式函数与所述第四隐式函数之差确定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设定约束条件 对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进行 更新, 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基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设定最大厚度、 设定最小厚度、 指定尖灭线位置及指定外推线 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对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进行插值更新; 基于设定采样间距, 对所述平均面网格模型进行采样, 得到采样点云; 基于所述采样点 云确定的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局部各项异性约束, 对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进行插值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更新后的第 二隐式函数对所 述平均面网格模型进行厚度偏移处 理, 得到偏移处 理后的网格模型, 包括: 对所述平均面网格模型的各个顶点, 基于所述第一隐式函数确定所述顶点的梯度方 向, 并基于所述更新后的第二隐式函数确定所述顶点的厚度值; 对于梯度方向为朝向上层面方向的顶点, 若所述厚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偏移距离的顶 点, 将沿所述上层面方向偏移所述设定偏移距离, 直至偏移处理后的顶点的所述厚度值均 小于所述设定偏移 距离, 得到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 对于梯度方向为朝向下层面方向的顶点, 若所述厚度值大于或等于设定偏移距离的顶 点, 将沿所述下层面方向偏移所述设定偏移距离, 直至偏移处理后的顶点的所述厚度值均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510689 A 2小于所述设定偏移 距离, 得到所述下层面网格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所述下层面 网格模型进行拼接, 得到表征 所述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 包括: 提取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所述下层面网格模型的开口线, 基于所述开口线连接得到 封闭面网格模型; 基于布尔运算方法对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 所述下层面网格模型及所述封闭面网格模 型进行拼接, 得到表征 所述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 6.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 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 用于基于脉状地质体的地质采样数据, 构造第一 隐式函数和第二 隐式 函数, 其中, 所述第一隐式函数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平均面形状趋势, 所述第二隐式函数 表征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厚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 第二构建模块, 用于对所述第一隐式函数进行隐式曲面重构, 得到平均面网格模型; 插值更新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设定约束条件对所述第 二隐式函数进行更 新, 得到更新后的第二隐式函数; 偏移处理模块, 用于基于所述更新后的第 二隐式函数对所述平均面网格模型进行厚度 偏移处理, 得到偏移处理后的网格模型, 所述偏移处理后的网格模型包括: 沿上层面方向厚 度偏移的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沿下层面方向厚度偏移的下层面网格模型; 拼接模块, 用于对所述上层面网格模型和所述下层面网格模型进行拼接, 得到表征所 述脉状地质体的拼接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构建模块具体用于: 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地质采样数据中获取上层面的第一采样数据和下层面的第二采 样数据; 基于所述第 一采样数据构造的上层面插值约束, 构建表征上层面形状趋势的第 三隐式 函数; 基于所述第 二采样数据构造的下层面插值约束, 构建表征下层面形状趋势的第四隐式 函数; 基于所述第 三隐式函数和所述第四隐式函数, 得到所述第 一隐式函数和所述第 二隐式 函数; 其中, 所述第一 隐式函数基于所述第三 隐式函数与所述第 四隐式函数之和确定, 所述 第二隐式函数基于所述第三隐式函数与所述第四隐式函数之差确定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值更新模块具体用于以下至少之 一: 基于所述脉状地质体的设定最大厚度、 设定最小厚度、 指定尖灭线位置及指定外推线 位置中的至少一种, 对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进行插值更新; 基于设定采样间距, 对所述平均面网格模型进行采样, 得到采样点云; 基于所述采样点 云确定的所述脉状地质体的局部各项异性约束, 对所述第二隐式函数进行插值更新。 9.一种脉状地质体建模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 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 储器, 其中, 所述处理器, 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 执 行权利要求1至 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510689 A 3

PDF文档 专利 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 1 页 专利 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 2 页 专利 脉状地质体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1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