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16313.9
(22)申请日 2022.10.26
(71)申请人 广东工业大 学
地址 51006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 风东
路729号大院
(72)发明人 李苏洋 林伟豪 李德源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专利代理师 孔祥玥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梯导轨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包括以下检测
步骤, S1获取导轨轿厢的基本参数, S2计算轿厢
的倾覆力矩, S3在导轨上选取两受力点, 计算两
受力点处受到的力, S4 分别计算两受力点处的变
形位移, 分别得到两变形位移与力之间的计算关
系式, S5得到导轨的倾覆角度与两受力点的形变
位移之间的关系; S6得到导轨的倾覆角度与两受
力点处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S7分别计算两受力
点处所受的弯矩, 得到最大弯矩与力F之间的关
系; S8得到弯曲应力与倾覆角度之间的关系; 本
发明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根据电梯导轨的实
时运行检测导轨变形程度的问题, 本发明能根据
导轨的实时运行状态检测电梯是否平稳安全运
行, 提高乘梯安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115526061 A
2022.12.27
CN 115526061 A
1.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检测步骤:
S1: 建立导轨轿厢模型, 获取导轨轿厢的基本参数, 所述基本参数包括轿厢自重G, 轿厢
重心相对于悬挂中心的偏移量e;
S2: 根据获取的基本参数, 计算 轿厢的倾覆力矩Mc, 得到Mc=Ge;
S3: 在导轨上选取两受力点, 两受力点之间的距离为h, 计算两受力点处受到的力F, 根
据导轨力平衡关系, 受力点处的力 矩等于轿厢的倾覆力 矩Mc, 再根据力 矩计算公式, 得到轿
厢的倾覆力矩Mc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1:
2Fh=Mc;
S4: 分别计算两受力点 处的变形位移ω1和ω2, 根据材料力学的简支梁挠曲线近似微分
方程以及弯曲变形的叠加原理, 分别得到ω1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2, ω2与力F之间的计
算关系式i3;
S5: 计算导轨的倾覆角度θ, 得到导轨的倾覆角度θ与两受力点的形变位移之间的计算
关系式i4:
S6: 联合步骤S1 ‑S5, 将计算关系式i4中的形变位移ω1和ω2利用力F表示, 得到导轨 的
倾覆角度 θ与两受力点处 受到的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5;
S7: 分别计算两受力点处所受的弯矩M1和M2, 取两受力点之间的最大弯矩Mm=max(M1,
M2), 得到最大弯 矩Mm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6;
S8: 计算导轨受到的弯曲应力σm, 根据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得到弯曲应力σm与力F之间的
计算关系, 将倾覆角度 θ与力F 之间的计 算关系带入 到弯曲应力σm计算中, 得到弯曲应力σm与
倾覆角度θ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7, 根据计算公式i7能够得出, 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导轨的倾覆
角度θ换算出导轨所受到的弯曲应力σm, 便于监控导轨的形变程度, 进而保证导轨运行在 安
全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
两受力点为导轨上两导靴的位置, 分别为位置点A和位置点B, 其中, 导轨两支架间的距离为
l, 位置点A与相邻导轨支 架间的距离为a;
简化导轨轿厢 模型, 计算步骤S 4中位置点A的变形位移ω1和位置点B的变形位移ω2, 计
算关系式i2和计算关系式i3得到以下计算结果:
其中, E为所选导轨的弹性模量, I 为所选导轨的惯性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6 中的
计算关系式i5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26061 A
2计算两受力点处所受的弯 矩步骤如下:
S7.1: 导轨上两支架位置分别为位置点C和位置点D, 由力平衡关系 得到FC=FD,以位置
点C点为转轴中心, 根据力矩 平衡关系Fa ‑F(h+a)+FDl=0, 得到FC=FD=Fh/l;
S7.2: 分别计算位置点C与位置点A之间力矩 MCA、 位置点A与位置点B之间力矩 MAB、 位置点
B与位置点D之间力矩MBD, 找出导轨上最大弯 矩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7.2
中, 各位置间的力矩计算结果如下:
MCA=(Fh/l)x,(0≤x≤a);
MAB=(Fh/l)x‑F(x‑a),(a≤x≤a+h);
MBD=‑(Fh/l)(l‑x),(a+h≤x≤l);
其中, x表示弯 矩计算点到位置点C的距离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步骤
S7.2中的计算结果得出, 导轨上最大弯矩位置在位置点A处或位置点B 处, 取两位置点之间
的最大弯 矩Mm=max(M1,M2), 得到最大弯 矩Mm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6如下:
当2a+h‑l>0时,
当2a+h‑l<0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8中的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为σm=Mm/W, 其中, W表示 抗弯截面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8中,
当2a+h‑l>0时, 最大弯 矩Mm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7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8中,
当2a+h‑l<0时, 最大弯 矩Mm与力F之间的计算关系式i7如下:
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导轨的倾覆角度 θ 通过安装在电梯上的数显倾角仪测得。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26061 A
3
专利 一种电梯导轨的应力随动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