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659481.1
(22)申请日 2022.06.1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741775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7.12
(73)专利权人 山东科技大 学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前湾港
路579号山东科技大 学土建学院
(72)发明人 刘金忠 陈旭光 张雨坤 王凯
马顺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716
专利代理师 王彬
(51)Int.Cl.
G06F 30/13(2020.01)G06F 30/20(2020.01)
E02D 27/24(2006.01)
E02D 27/42(2006.01)
F03D 13/25(2016.01)
F03D 13/20(2016.01)
G06F 119/14(2020.01)
(56)对比文件
CN 114218653 A,2022.03.22
审查员 李锦川
(54)发明名称
一种复合受荷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
力计算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海洋工程基础结构技术领域, 公
开了一种复合受荷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
力计算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 获得吸力式基础的
基础参数和土体参数; 获得已知的吸力式基础外
部复合荷载参数;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单位长度水
平土抗力; 计算吸力式基础承受的其他抗力; 计
算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 载力和极限弯矩; 根
据水平极限承 载力和极限弯矩拟合绘制M ‑H包络
线, 得到第一M ‑H线性表达式; 根据水平荷载偏心
距得到第二M ‑H线性表达式; 联立求解, 得到吸力
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极限弯矩; 计算吸力
式基础的安全系数。 本申请的计算方法用到的计
算参数与计算理论为海洋基础设计 常用参数, 具
有较强的工程 适用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4741775 B
2022.09.13
CN 114741775 B
1.一种复合受荷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计算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1) 获得吸力式基础的基础参数和土体参数, 所述基础参数包括长度
、 直径
、 顶盖厚
度
、 侧壁厚度
、 密度
, 所述土体参数包括有效单位重度
、 内摩擦角
, 获得吸力式基
础‑土体摩擦系数
;
(2) 获得已知的吸力 式基础外部载荷的复合荷载参数, 所述的复合荷载参数包括竖向
载荷
、 水平载荷
和弯矩
;
(3) 基于
曲线方法,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单位长度水平土抗力
;
土体为砂土的情况 下,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单位长度水平土抗力
具体为:
(31) 根据
曲线方法, 确定砂土的水平向土抗力系数
、
;
(32)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单位长度水平土抗力
的公式为:
;
其中,
为直径,
为土体深度,
为有效单位重度;
土体为黏土的情况 下,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单位长度水平土抗力
具体为:
;
其中,
为常量,
为黏土的不 排水抗剪强度;
(4) 根据步骤 (1) ‑(3) 中的所述基础参数、 土体参数、 复合荷载参数以及单位长度水平
土抗力,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承受的其 他抗力;
(5) 根据吸力式基础的承受的抗力, 建立竖向力、 水平力和弯矩平衡方程, 计算某一转
动中心深度处的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和极限弯 矩
;
竖向力、 水平力和弯 矩平衡方程具体为:
由竖向力平衡建立吸力式基础竖向力的平衡方程:
;
其中,
为内部土体的浮重,
为前侧的水平向土抗力
产生的前侧竖向摩擦力,
为后侧的水平向土抗力
产生的后侧竖向摩擦力,
为底部承受的竖向反力;
由水平力平衡建立吸力式基础水平力的平衡方程:
;
其中,
为前侧的水平向土抗力,
为后侧的水平向土抗力,
为底部的水平向摩
擦力;
由顶面中心 弯矩平衡建立吸力式基础顶面中心点处弯 矩的平衡方程:
;
其中,
为前侧水平向土抗力
相对于基础顶部中心点的第一弯矩,
为后侧
的水平土抗力
相对于基础顶部中心点的第二弯矩,
为前侧竖向摩擦力
相对于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741775 B
2基础顶部中心点的第三弯矩,
为竖向摩擦力
相对于基础顶部中心点的第四弯矩,
为水平向摩擦力
相对于基础顶部中心点的第五弯矩,
为竖向反力
相对于基础
顶部中心点的第六弯 矩;
土体为砂土的情况下, 根据基础竖向力、 水平力的平衡方程,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
限承载力
具体为:
;
其中,
为水密度,
为吸力式基础的转动中心深度;
根据基础顶面中心处弯 矩的平衡方程, 极限弯 矩
具体为:
;
土体为黏土的情况下, 根据基础竖向力、 水平力的平衡方程, 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
载力
具体为:
;
根据基础顶面中心处弯 矩的平衡方程, 极限弯 矩
具体为:
;
(6) 获得多个转动中心深度处的水平极限承载力
和极限弯矩
, 根据所述水平极限承
载力
和极限弯 矩
拟合绘制
包络线, 得到第一
线性表达式;
(7) 计算水平荷载偏心 距
, 根据所述水平荷载偏心 距
得到第二
线性表达式;
(8) 对第一
线性表达式和第二
线性表达式联立求解, 得到吸力式基础的
水平极限承载力
、 极限弯矩
;
(9) 计算吸力式基础的安全系数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受荷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其特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741775 B
3
专利 一种复合受荷吸力式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