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63174.0
(22)申请日 2022.06.13
(71)申请人 江苏泓元建 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
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新泰路8
号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无锡
留学人员创业园B区)B楼102
(72)发明人 谈凯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0262
专利代理师 徐顺荣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 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
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包括
安全规则数据库建立、 模型参数处理、 数据标准
建立、 参数判定、 数据扫描、 缺陷判定、 数据验证、
预警显示, 结合预制构件的BIM模型参数和施工
检测标准, 确定每个构件的检测项, 并且对每个
构件的检测项进行条形码标定, 将设计的参数和
检测的标准定量化后, 将其储存到数据库中。 该
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实现了预制
构件检测信息化和事故发生前的风险监测, 可提
高施工的安全 管理水平, 通过对 预制构件进行表
面缺陷检测, 将不符合标准的构 件通过读写条形
码中的ID编号在BIM模型中高亮显示, 实现了预
制构件进场前的质量检测预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15017589 A
2022.09.06
CN 115017589 A
1.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安全规则数据库建立: 结合预制构件 的BIM模型参数和施工检测标准, 确定每个构
件的检测项, 并且对每个构件的检测项进行条形码标定, 将设计的参数和检测的标准定量
化后, 将其储 存到数据库中;
S2、 模型参数处理: 对构件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 将扫描出的数据按照条形码标定的属
性进行计算处 理;
S3、 数据标准建立: 对安全规则数据库中的每 个构件的名称和检测数 学进行编码标定;
S4、 参数判定: 将扫描的数据与安全规则中的编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查找出相应的构
件;
S5、 数据扫描: 用三维激光扫 描步骤S4中的构件参数数据, 然后用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参
数获取, 求取 出拟合曲线的法向量;
S6、 缺陷判定: 将扫描点的云数据和BIM模型进行全局拟合 来判定构件的缺陷情况;
S7、 数据验证: 对BIM的模型参数进行二次开发, 用C语言获取模型参数的设计数据, 使
其与步骤S5中扫描的数据进行对比, 判断其 缺陷偏差与步骤S6中是否一 致;
S8、 预警显示: 将检测出缺陷的构件以ID号 为索引, 然后在 BIM模型中 高亮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2中, 对属性进行计算处 理后, 使其以数据库的形式存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3中, 采用十进制进行编码标定, 每个检测实体和属性均用两位十进制编码标定, 最后3
位作为预警提 示信息显示对比依据所属的条款。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4中, 利用二分法进行分析查找, 对每个构件的编号、 名称和 类型进行排序, 找出安全规
则数据库中相应的构件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6中, 在缺陷判定时, 给定扫描点, 然后用欧式距离识别 给定点周边相邻的8个点, 算出8
个相邻点的协方差矩阵, 然后在协方差矩阵上进行主成分 分析, 得到最小特 征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拟
合曲线的法向量与最小特 征向量进行对比, 偏差越大则表明构件的缺陷越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
骤S7中, 若验证不一致时, 则按照步骤S1~S6中继续进 行缺陷检测, 直至与步骤S7中数据一
致即可。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017589 A
2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 程施工检测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 术领域, 具体为 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BIM由充足信息构成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管理, 并可由计算机应用程序直接解释的
建筑或建筑工程信息模型, 即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 在工程施工中
应用十分的广泛。
[0003]但是目前在工程施工中, 会经常出现构件不达标现象, 然而却无法对其风险进行
很好的监控管理, 无法起到预警 警示的作用。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 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解决
了目前在工程施工中, 会经常出现构件不达标现象, 然而却无法对其风险进行很好的监控
管理, 无法起到预警 警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
工检测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安全规则数据库建立: 结合预制构件的BIM模型参数和施工检测 标准, 确定每
个构件的检测项, 并且对每个构件的检测项进行条形码标定, 将设计的参数和检测的标准
定量化后, 将其储 存到数据库中;
[0007]S2、 模型参数处理: 对构件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 将扫描出的数据按照条形码标定
的属性进行计算处 理;
[0008]S3、 数据标准建立: 对安全规则数据库 中的每个构件的名称和检测数学进行编码
标定;
[0009]S4、 参数判定: 将扫描的数据与安全规则中的编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查找出相应
的构件;
[0010]S5、 数据扫描: 用三维激光扫描步骤S 4中的构件参数数据, 然后用建模软件进行三
维参数获取, 求取 出拟合曲线的法向量;
[0011]S6、 缺陷判定: 将扫描点的云数据和BIM模型进行全局拟合来判定构件的缺陷情
况;
[0012]S7、 数据验证: 对BIM的模型参数进行二次开发, 用 C语言获取模型参数的设计数
据, 使其与步骤S5中扫描的数据进行对比, 判断其 缺陷偏差与步骤S6中是否一 致;
[0013]S8、 预警显示: 将检测出缺陷的构件以ID号 为索引, 然后在 BIM模型中 高亮显示。
[0014]进一步的, 所述 步骤S2中, 对属性进行计算处 理后, 使其以数据库的形式存放。
[0015]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3中, 采用十进制进行编码标定, 每个检测实体和属性均用两
位十进制编码标定, 最后3位作为预警提 示信息显示对比依据所属的条款。
[0016]进一步的, 所述步骤S4中, 利用二分法进行分析查找, 对每个构件的编号、 名称和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15017589 A
3
专利 一种基于BIM架构的工程施工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