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32360.8
(22)申请日 2022.06.07
(71)申请人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 研究总院有限公
司
地址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12号
(72)发明人 葛家琪 刘金泰 马伯涛 朱鸿钧
刘鑫刚 刘邦宁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11004
专利代理师 李萌萌
(51)Int.Cl.
E04G 23/02(2006.01)
E04B 1/98(2006.01)
E04H 9/02(2006.01)
E04H 9/14(2006.01)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及其惯性 阻尼器确定
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
及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包括下方固定在建筑基
础部分的支座, 以及上方固定在建筑横梁上的刚
性横杆, 横杆的左右两端铰接侧杆, 侧杆的底部
铰接在支座上, 支座、 横杆和两个侧杆围成平行
四边形机构; 平行四边形机构相对的两个铰接点
之间设置阻尼装置, 阻尼装置包括运动放大机构
和惯性阻尼器; 当横杆相对与底座运动时, 平行
四边形结构相对的两个铰接点距离发生变化, 运
动放大机构增大两铰接点运动量并带动惯性阻
尼器运动。 本发 明针对木结构古建筑变形吸能的
结构特点和分散受力的受力特点, 针对的设计了
一种能够变形以及提供阻尼作用的辅助稳定装
置。 避免刚性支撑结构在破坏 木结构古建筑原有
的受力特点。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5页
CN 115110793 A
2022.09.27
CN 115110793 A
1.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方固定在建筑基础 (6) 部分的支座
(1a) , 以及上方固定在建筑横梁 (5) 上的刚性横杆 (1b) , 横杆 (1b) 的左右两端铰接侧杆
(1c) , 侧杆 (1c) 的底部铰接在支座 (1a) 上, 支座 (1a) 、 横杆 (1b) 和两个侧杆 (1c) 围成平行四
边形机构 (1) ;
平行四边形机构 (1) 对角位置的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阻尼装置 (2) , 阻尼装置 (2) 包括
运动放大机构 (2a) 和惯性阻尼器 (2b) ; 当横杆 (1b) 相对与底座运动时, 平行四边形结构对
角位置相对的两个铰接点距离发生变化, 运动放大机构 (2a) 增大两铰接点运动量并带动惯
性阻尼器 (2b) 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平行四边形结
构上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阻尼装置 (2) , 两组阻尼 装置 (2) 分别 连接平行四边形机构 (1) 的
两组对角位置的铰接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装置 (2) 还
包括钢索 (2c) , 钢索 (2c) 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平行四边形机构 (1) 的两个对角位置相对的铰
接点处; 钢索 (2c) 底部连接在支座 (1a) 的一端, 钢索 (2c) 顶部连接在横杆 (1b) 的另外一端;
横杆 (1b) 上带有滑槽 (1b1), 钢索 (2c) 的上端连接有与滑槽 (1b1) 滑动配合的滑块
(2d) , 所述运动放大机构 (2a) 与钢索 (2c) 的上端连接, 由钢索 (2c) 的上端驱动运动放大机
构 (2a) 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放大机构
(2a) 包括驱动端和输出端, 且输出端的运动距离大于驱动端, 运动放大机构 (2 a) 的输出端
连接惯性阻尼器 (2b) ;
所述运动放大机构 (2a) 为费力杠杆或剪叉机构或齿轮组或滑轮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放大机构
(2a) 包括第一杠杆 (2a1) 和第二杠杆 (2a2) 两个费力杠杆, 所述第一杠杆 (2a1) 安装在横杆
(1b) 上, 第二杠杆 (2a2) 安装在支座 (1a) 上; 第一杠杆 (2a1) 的动力臂与钢索 (2c) 顶部连接,
第一杠杆 (2a1) 的阻力臂与第二杠杆 (2a2) 的动力臂通过绳索 (2a3) 和滑轮 (2a4) 连接, 第二
杠杆 (2a2) 的阻力臂连接惯性阻尼器 (2b)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放大机构
(2a) 上还连接有复位结构 (4) , 复位结构 (4) 能够在运动放大机构 (2a) 的驱动力解除后让运
动放大机构 (2a) 和惯性阻尼器 (2b) 回到原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 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横杆 (1b) 连接的横梁
(5) 为建筑门框、 窗框顶部的木梁或者建筑结构梁, 横杆 (1b) 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抱箍 (3) , 所
述抱箍 (3) 环抱紧横梁 (5) ; 横梁 (5) 与抱箍 (3) 接触部位进行清理去除腐蚀部分, 保持横梁
(5) 与抱箍 (3) 的接触界面平整无局部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 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杆 (1b) 与横梁
(5) 的间隙不小于1cm, 横杆 (1b) 的抗弯刚度不小于相连木梁抗弯 刚度的3~5倍, 材料强度
不小于相连木梁材 料强度的7~10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辅助 稳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性阻尼器 (2b)
包括滚珠丝杠、 滚珠螺母、 飞轮以及外壳, 所述外壳安装在支座 (1a) 上, 滚珠螺母通过轴承
转动连接在支座 (1a) 上, 滚珠丝杠配合在滚珠螺母上, 滚珠丝杠的上端连接运送放大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10793 A
2的输出端, 所述飞轮固定在滚珠螺母;
运动放大机构 (2a) 带动滚珠丝杠 沿自身轴 线抽动, 丝杠螺母将滚珠丝杠的直线运动转
化为转动并带动飞轮运动。
10.一种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的惯性阻尼器惯性质量确定方法, 针对权利要求1 ‑9任意
一项所述的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以用于确定其惯性阻尼器 (2b) 的最佳惯性质量,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测定建筑横梁 (5) 木材的弹性模量、 抗压强度、 泊松比;
步骤二, 测定建筑本身的结构尺寸, 结合平行四边形机构 (1) 的安装位置确定平行四边
形结构的支座 (1a) 、 横杆 (1b) 以及侧杆 (1c) 的大小;
步骤三, 根据步骤一和步骤而的数据建立仿真模型;
步骤四, 对步骤三的仿真模型的横梁 (5) 施加水平的动力载荷, 然后不断改变惯性阻尼
器 (2b) 的惯性质量, 获得不同惯性质量下对用的木柱顶部水平变形响应值, 得到惯性质量
阻尼器中的惯性质量me与木梁顶部水平变形u的me ‑u关系曲线;
步骤五, 取me ‑u关系曲线上的最低限umin所对应的惯性质量值为最佳惯性阻尼器 (2b)
惯性质量。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10793 A
3
专利 古建筑辅助稳定装置及其惯性阻尼器确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