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17626.1 (22)申请日 2022.06.01 (71)申请人 上海二十冶建 设有限公司 地址 201999 上海市宝山区牡 丹江路1325 号403室A座 申请人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李俊峰 魏渊博 王新鑫 陶晓龙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3 3 专利代理师 黄志达 (51)Int.Cl. F27B 13/06(2006.01) F27D 1/04(2006.01)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大型转底炉 炉内耐材的施工方式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 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转底炉炉内模型建立; 耐 材BIM排版; 浇注料模架 体系设计及制作; 炉墙耐 材施工; 炉顶耐材砌筑; 炉底耐材砌筑。 本发明提 供的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创新了转 底炉炉顶、 炉墙和炉底耐材的施工工艺, 通过炉 内空间三维扫描、 耐材BIM排版以及模具设计, 对 耐材施工工艺进行了合理部署和穿插, 解决了施 工空间受限条件 下转底炉耐材的施工技术难题, 提高了施工效率, 保证 了施工质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CN 115164584 A 2022.10.11 CN 115164584 A 1.一种大 型转底炉 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转底炉 炉内模型建立, 通过对已施工完成的转底炉炉内结构进行三维扫描, 建立结构模型, 包括炉顶钢结构 (1‑1)、 炉墙钢结构(2 ‑1)及炉底回转框架结构(3 ‑1); S2: 耐材BIM排版, 结合转底炉炉内耐材施工图纸, 对所述S1中建立的结构模型进行耐材BIM排版, 对所述 炉顶钢结构(1 ‑1)的BIM排版设计包括排布及固定吊挂锚固砖、 控制炉顶锚固砖(1 ‑4)的水 平分布间距及设计炉顶锚固砖(1 ‑4)的吊挂固定件(1 ‑3); 对所述炉墙钢结构(2 ‑1)的BIM排版设计包括排布及固定炉墙锚固砖(2 ‑2)、 控制炉墙 锚固砖(2 ‑2)的垂直分布间距、 设计保证炉墙锚固砖(2 ‑2)稳定的锚固件; 对炉底回转框架结构(3 ‑1)的BIM排版设计包括耐材排版, 所述耐材包括依次排布的硅 钙板、 隔热砖、 粘土砖, 同时根据隔热砖和粘土砖的性能初步确定炉底 膨胀缝(3 ‑9), 所述炉 底膨胀缝(3 ‑9)将炉底划分为若干分区, 各分区内依据周长、 单砖宽度和灰缝宽度, 建模排 版确定异型砖数量, 再综合所述炉底膨胀缝(3 ‑9)的可变更范围, 合并部分异型砖, 并最终 确定炉底膨胀缝(3 ‑9)和各分区设计; S3: 浇注料模架体系设计及制作, 通过BIM设计与变截面环形 结构炉墙相配的 “Z”型钢模板(2 ‑6), 通过BIM设计与环形 结构炉顶相配的扇形钢模板, 根据设计制作所述 “Z”型钢模板(2 ‑6)及扇形钢模板; S4: 炉墙耐材施工, 制作完成S2~S3中设计的各部件后开始施工, 根据所述S2中建模设计的锚固件定位位 置, 在炉墙上焊接用于安装锚固件的定位管(2 ‑4), 并在所述炉墙上铺设纤维毯、 陶瓷纤维 板, 在所述定位管(2 ‑4)内插入固定架(2 ‑5), 在所述固定架(2 ‑5)上安装炉墙锚固砖(2 ‑2), 随后依次湿砌一层轻质粘土砖和一层轻质隔热粘土砖, 砌筑完成后表面贴一层塑料薄膜, 在砌筑时根据S2中设计的炉底膨胀缝(3 ‑9)位置, 在炉墙上留设对应的炉墙膨胀缝(1 ‑5), 并在所述炉墙膨胀缝(1 ‑5)处采用PVC 板隔离, 钻眼并与两侧锚固砖固定, 随后安装S3中设计的 “Z”型钢模板(2 ‑6)及其支撑系统, 所述 “Z”型钢模板(2 ‑6)采用三 层丝杠斜顶进行加固, 准备完毕后按S2中BIM排版设计好的施工图纸分层、 分区域进行炉墙浇注料施工; S5: 炉顶耐材砌筑, 安装S3中设计的扇形钢模板及其支撑系统, 所述支撑系统为满堂脚手架, 安装完成后, 采用S2中设计的吊挂固定件(1 ‑3)固定炉顶锚固砖(1 ‑4), 炉顶浇注料分二次施工, 待第一 次浇注料凝固后, 对涨缝处通过粘土砖压缝、 轻质料包覆后再浇筑一层轻质浇注料; S6: 炉底耐材砌筑, 按照S2中排版设计 的耐材排版, 依次铺设所述硅钙板(3 ‑2)、 隔热砖、 粘土砖(3 ‑5), 留 设S2中排版设计的炉底膨胀缝(3 ‑9)并保持上下层错缝, 随后在炉底内、 外边框铺设 陶瓷纤 维毯(3‑7)并进行轻质浇注料施工, 所述轻质浇注料凝固后放入内外环 边框砖, 最后在表 面 铺设一层陶瓷纤维毯(3 ‑7)和一层镁砂(3 ‑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2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64584 A 2中, 所述炉顶锚固砖(1 ‑4)的吊挂固定件(1 ‑3)设计为两根交叉相连的金属圆钢, 每根金属 圆钢均呈“∩”型, 所述金属圆钢两端带3 0°~45°弯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3 中, 所述适用于炉墙的 “Z”型钢模板(2 ‑6)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高1.3m宽1.5m, 每250mm设一 道立筋加固; 下 段高0.775m宽1.5m, 每20 0mm设一道立筋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3 中, 所述扇形钢模板中, 靠近进、 出料口以及 烧嘴的炉顶部位采用地面离线浇筑耐材后再整 体吊装到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3 中, 为“Z”型钢模板(2 ‑6)上的人孔、 窥视孔、 仪表预留孔位置设置配套模具(2 ‑3)并进行局 部加固, 钢模板之间用钢模卡连接, 并为所述扇形钢模板的仪表预留孔位置设置配套模具 (2‑3)并进行局部加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4 中, 所述三层丝杠斜顶包括底层丝杠(2 ‑8)、 中层丝杠(2 ‑10)及顶层丝杠(2 ‑12), 底层丝杠 (2‑8)的加固点在炉底位置, 通过木楔(2 ‑9)进行固定; 中层丝杠(2 ‑10)的加固点为在炉墙 变径处做成圆弧状的φ25mm螺纹钢, 每隔700 mm间距一道, 由斜顶丝杠(2 ‑11)直接斜顶进行 加固; 顶层丝杠(2 ‑12)的加固点为在炉墙最上一排锚固砖的位置做成圆弧状的φ25mm螺纹 钢, 每隔70 0mm间距一道, 通过在炉底 支设的钢管(2 ‑7)与可调支座(2 ‑13)顶住进行加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4 中, 砌筑粘土砖时, 火泥随搅随用, 内外层轻质隔热粘土砖间错缝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4 中, 根据S3中的设计, 在 “Z”型钢模板(2 ‑6)的人孔、 窥视孔、 仪表预留孔位置安装配套模具 (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6 中, 所述轻质隔热砖采用平砌的方式施工, 所述粘土砖采用立砌的方式施工 。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S6 中, 在铺设炉底硅钙板前 先完成外环边框砖拉砖钩的固定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64584 A 3

PDF文档 专利 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式 第 1 页 专利 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式 第 2 页 专利 大型转底炉炉内耐材的施工方式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