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14941.9
(22)申请日 2022.06.01
(71)申请人 上海市城市 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集
团) 有限公司
地址 200120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 南路1170
号
申请人 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 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杨振华 姜弘 刘涛 包鹤立
田海洋 林咏梅 宗军良 饶倩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知义 律师事务所 313 04
专利代理师 刘峰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E21D 9/06(2006.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浅覆土接收盾构隧道环间压力加强结
构的设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浅覆土接收盾构隧道环
间压力加强结构的设计方法; 根据已知参数计算
回弹过程中变厚度覆土区隧道位移函数U(X)和
常厚度覆 土区隧道位移函数V(X); 然后根据U(X)
和V(X)算得环间压力的分布规律, 最后确定预紧
力螺栓的布设范围及最小预紧力。 本发明的应用
能够提高浅覆土接收盾构隧道环间压力加强结
构设计中的精度, 并提高实施效率。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5页
CN 115017581 A
2022.09.06
CN 115017581 A
1.一种浅覆土接收盾构隧道环间压力加强结构的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1、 计算 参数a和b, 具体公式如下:
a=4kγR+4γR;
hn=ah+b;
其中, k为土层侧压力系数; γ为土重度; R为隧道 外径; hn为隧道所受的总法向土压力; h
为隧道覆土厚度;
步骤2、 计算 参数M、 p、 q和 λ, 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 N0为盾构机顶力; EA为隧道截面刚度; δ为隧道与地层间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时隧道与地层间的位移; μ为摩擦系数; α 为变厚度覆土区覆土厚度 变化率; K0为常厚度覆土
区约束弹簧的刚度;
步骤3、 计算 参数A0、 B0、 C0和D0, 具体公式如下: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17581 A
2其中, airy(0,x)表示第一类艾里函数; airy(1,x)表示第一类艾里函数的导数; airy
(2,x)表示第二类艾里函数; airy(3,x)表示第二类艾里函数 的导数; L0为常厚度覆土区和
变厚度覆土区交界点与接收端距离;
步骤4、 计算 参数C2和C5, 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 e为自然对数的底, e≈2.71828;
步骤5、 计算关系式U(X)和V(X), 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 U(X)为回弹过程中变厚度覆土区隧道位移函数; V(X)为常厚度覆土区隧道位移
函数;
步骤6、 根据U(X)和V(X)算得环间压力的分布规 律, 具体过程如下:
变厚度覆土区环间压力Nu(x)、 常厚度覆土区环间压力Nv(x)的表达式如下:
混凝土徐变效应会对隧道环间压力 产生影响, 设t时刻加载龄期为t0的混凝土徐变系数
为φ(t,t0), 则考虑徐变效应的浅覆土条件下隧道 环间压力的表达式如下:
步骤7、 确定预紧力螺 栓的布设范围及最小预紧力, 具体如下:
设环缝止 水垫的闭合压力为F0, 由N(x,t)的表达式可知, 环间压力在浅覆 土接收端趋近
于0, 而为保证该位置的环缝防水性能, 盾构隧道全环预紧力螺栓的总预紧力至少应达到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17581 A
3
专利 一种浅覆土接收盾构隧道环间压力加强结构的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