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1010.5
(22)申请日 2022.05.30
(71)申请人 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澜路6
号
(72)发明人 陈炫伊 费孝诚 王相超 许庆江
邓韬 徐辉 何苏建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85
专利代理师 何静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3/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
族制作方法, 基于Autodesk Revit软件建立了满
足装配式模块精度需求、 符合现场安装实际需
要、 具备自动计算布置管道及支架间距、 能够按
需替换模块组成构件族的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
BIM族, 能有效提高装配式BIM建模精度、 建模效
率以及实用度, 保障了装配式技 术的落地实施。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4925435 A
2022.08.19
CN 114925435 A
1.一种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在Autodesk Revit软件中, 利用基于面的公制常规族样板文件创建新族, 在立
面视图中绘制管组管道的长度控制参照线, 在平 面视图中绘制管组管道的管中间距控制参
照线; 对各参照线进 行尺寸标注, 并赋予所有尺 寸标注参数, 该参数包括管段长度以及相 邻
管道间距;
步骤2: 使用拉伸命令创建管组管道模型, 使用对齐命令将管道圆心绑定于平面视图中
的中心前/后参照线与各管中间距控制参照线的交点, 并进 行直径标注, 然后对 所有直径标
注进行参数 添加, 添加的参数包括各 管道直径;
步骤3: 在立面视图中, 使用对齐命令将管道一端绑定于基准面, 另一端绑定于长度控
制参照线;
步骤4: 对相邻管道间距的参数进行参数逻辑 化处理, 赋予其间距参数公式;
步骤5: 添加族参数管组管道数量, 对各管道模型进行可见性参数添加, 并将可见性参
数逻辑公式赋予可见性参数, 通过管组管道数量参数运行逻辑公式控制管组管道显示数
量;
步骤6: 创建基于面的含管托管箍的族, 创建基于线的槽钢族;
步骤7: 在平面视图中绘制管道 支架间距控制参照线, 并进行尺寸标注, 添加族参数;
步骤8: 编写自动 鉴别管组最大管径的逻辑算法, 并将算法公式赋予管道支架间距控制
尺寸标注, 通过逻辑 算法公式自动控制管道 支架间距;
步骤9: 基于管道支架间距控制参照线, 创建管箍模型, 将管箍直径参数绑定各管道直
径参数, 管箍模型绑定于各管道的管中间距控制参照线, 管 箍立面偏移 量绑定于步骤7中相
应的族参数;
步骤10: 基于管道支架间距控制参照线, 创建横向槽钢模型, 横向槽钢的两端绑定于两
侧管道支架间距控制参照线, 立 面偏移量分别绑定 于步骤7中相应的族参数;
步骤11: 基于管道支架间距控制参照线, 创建竖向框架槽钢模型, 并与横向槽钢模型绑
定;
步骤12: 在管组管道模型 上下口依次创建管道连接件, 并绑定对应的直径参数;
步骤13: 保存 族文件以备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 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
中, 间距参数公式如下:
式中, m为正整数, 表示管道编号; 赋予间距参数公式后, 通过管道直径参数自动控制相
邻管道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 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7
中的族参数包括上部槽钢放置高度、 中部槽钢放置高度、 下部槽钢放置高度、 上部管箍放置
高度、 下部管箍放置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 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9
中, 管箍模型有两组, 包括上部管箍和下部管箍, 每组管箍模型的数量均与管道数量相对
应, 且其中一组管箍立面偏移量绑定于上部管箍放置高度, 另一组管箍立面偏移量绑定于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25435 A
2下部管箍放置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0中, 横向槽钢模 型数量为三根, 分别为上部横向槽钢、 中部横向槽钢、 下部横向槽钢, 上部
横向槽钢、 中部横向槽钢、 下部横向槽钢的立面偏移 量分别绑定于上部槽钢放置高度、 中部
槽钢放置高度、 下部 槽钢放置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1中, 管道共有九根, 每组竖向框架槽钢模型的数量均为 五根, 第一组竖向槽钢模 型两端分
别绑定于上部、 中部两根横向槽钢模型边界, 第二组竖向槽钢模型两端分别绑定于中部、 下
部两根横向槽钢模型边界, 且每组的第一根及第五根竖向框架槽钢的位置 分别绑定于横向
槽钢模型 的左右两端, 每组的第二根、 第三根及第四根竖向框架槽钢分别绑定于第三根管
道、 第五根管道、 第七根管道的管中间距控制参照线。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25435 A
3
专利 一种装配式管井管组模块BIM族制作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