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89791.2
(22)申请日 2022.11.08
(71)申请人 华北电力大 学
地址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北农路2
号
(72)发明人 谭彩霞 耿世平 谭忠富 李帆琪
杜易达 樊伟 谭青博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专利代理师 符继超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50/06(2012.01)
G06F 16/2458(2019.01)G06F 16/29(2019.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
排放预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
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涉及碳排放预测技
术领域, 该方法包括: 分别计算待预测年份待预
测地区在新基 建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以及在
新基建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并对新基建规模
进行预测, 构建新基建增耗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
测模型;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待预
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口对于环境
的影响值, 构建新基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
测模型; 根据新基 建增耗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测
模型, 以及新基 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测模
型, 生成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碳排放预测模
型。 该方法可对新基建碳排放情况进行精准预
测。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15438880 A
2022.12.06
CN 115438880 A
1.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 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分别计算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 区在新基建建设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以及在新基建运营
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并对新基建规模进行预测, 构建新基建增耗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测模
型;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口对于
环境的影响值, 构建新基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 排放预测模型;
根据所述新基建增耗效应引致的碳排放预测模型, 以及所述新基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
排放预测模型, 生成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碳 排放预测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在新基建 建设过程中的碳 排放量:
式中:
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单位新基建投资碳排放强度;
为待预测年份
待预测地区的5G基站、 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投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在新基建运营 过程中的碳 排放量:
式中:
、
、
分别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5G基站、 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
在运营过程中引致的碳排放量;
、
、
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5G基站、 数据中
心、 电动汽车的规模;
、
、
为5G基站、 数据中心、 电动汽车的日用电量;
为待预测
年份待预测地区的常规能源发电占比;
为电力的折算标准煤系数;
为单位煤炭的碳
排放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分别预测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5G基站规模与电动汽车保有量, 以及数据
中心支架规模, 完成对所述 新基建规模进行 预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通过如下公式预测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5G基站规模与电动汽车保有量:
式中:
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人口规模;
为每万人拥有的5G基站数;
为每
千人的电动汽车保有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 口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38880 A
2对于环境的影响值, 构建新基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 排放预测模型, 包括: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口对于
环境的影响值, 得到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碳 排放量;
计算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与燃天然气汽车的碳排放减
少量;
完成新基建减碳效应引致的碳 排放预测模型的构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 口
对于环境的影响值, 得到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碳 排放量, 包括:
计算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值, 衡量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经济、 技术、 人口对于
环境的影响值, 构建STIRPAT模型;
对所述STIRPAT模型进行 无残差分解, 得到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碳 排放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STIRPAT模型为:
式中:
为模型系数;
为误差项;
为产业结构因素; R、T、A分别为人口因素、 技术 因素、
经济因素;
、
、
、
为相关因素的弹性系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产业结构优化引致的碳 排放量为:
式中:
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碳排放量;
为已知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碳排放
量;
为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产业结构;
为已知年份待预测地区的产业结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述待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与燃天然气
汽车的碳 排放减少量:
式中:
为燃柴油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柴油量;
为燃汽油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汽
油量;
为燃天然气汽车行驶百公里的燃天然气量;
、
、
分别为单位燃柴油、 燃汽
油、 燃天然气的碳排放强度;
、
、
分别为每辆燃柴油汽车、 燃汽油汽 车、 燃天然气 汽车
的年行驶路程;
、
分别为电动汽车对燃柴油汽车、 燃汽油汽车的替代系数;
为待
预测年份待预测地区的电动汽车保有量。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38880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减碳效应与增耗效应的新基建碳排放预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