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51910.3
(22)申请日 2022.08.31
(71)申请人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西小口路6 6号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A区3号楼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谢凡 白晖峰 徐铭铭 郑利斌
霍超 尹志斌 张港红 高建
苑佳楠 罗安琴 李丰君 谢芮芮
冯光 张金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519
专利代理师 彭杰(51)Int.Cl.
G06F 16/906(2019.01)
G06F 16/27(2019.01)
G06F 17/16(2006.01)
G06K 9/62(2022.01)
G06N 3/12(2006.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方法、 装置、 设备、
芯片及介质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
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方法、 装置、 设备、 芯片
及介质, 所述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方法包
括: 获取所述分布式资源的样本, 基于所述样本
确定所述分布式资源的度矩阵和 邻接矩阵; 基于
所述度矩 阵和邻接矩 阵确定所述样本的标准化
拉普拉斯矩阵; 基于所述标准化拉普拉斯矩阵确
定所述样 本的类聚矩阵; 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类
聚矩阵进行聚类, 得到多个大区聚合簇, 每一所
述大区聚合簇具有一个聚类中心; 以各聚类中心
作为所述台区的大区控制节点, 基于所述大区控
制节点实现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 通过大区
控制节点来实现台区分布式资源的动态聚合, 以
提高聚合效率, 增强配电网的调控能力。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3页
CN 115422422 A
2022.12.02
CN 115422422 A
1.一种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取所述分布式资源的样本, 基于所述样本确定所述分布式资源的度矩阵和邻接矩
阵;
基于所述度矩阵和邻接矩阵确定所述样本的标准 化拉普拉斯矩阵;
基于所述标准 化拉普拉斯矩阵确定所述样本的类聚矩阵;
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类聚矩阵进行聚类, 得到多个大区聚合簇, 每一所述大区聚合簇
具有一个聚类中心;
以各聚类中心作为所述台区的大区控制节点, 基于所述大区控制节点实现台区分布式
资源动态聚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遗传算法对所述类聚矩阵进行聚
类, 得到多个大区 聚合簇, 包括:
利用所述遗传算法的第 一目标函数和第 二目标函数对所述类聚矩阵进行优化, 以得到
初步聚类结果;
利用所述遗传算法的第 三目标函数对所述初步聚类结果进行聚类集群数量优化, 以得
到所述多个大区 聚合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所述遗传算法的第 一目标函数和
第二目标函数对所述类聚矩阵进行优化, 以得到初步聚类结果, 包括:
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p, 基于最小欧氏距离准则将所述类聚矩阵的元素 ɑi分配至对应
的簇, 其中, i 为正整数, 0 <i≤N, N为所述类聚矩阵中元 素的总数;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函数重新计算分配了所述元 素ɑi的簇的新的聚类中心pnew;
基于所述 新的聚类中心pnew对当前簇进行重新聚类, 得到新的当前簇 Cnew;
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函数验证 所述新的当前簇Cnew与其他簇的距 离, 以确保元素 ɑi被分配
至正确的簇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一目标函数为基于簇 内凝聚力指数的簇有效性目标函数, 所述簇内凝聚力指数
由簇内距离的均方偏差 E确定,
其中, Ej为当前簇内第j个元素的簇内距离的均方偏差, j 为正整
数, 1≤j≤ M, M为当前簇中元 素的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第 一目标函数重新计算分配
了所述元 素ɑi的簇的新的聚类中心, 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函数重新计算分配了 所述元素 ɑi的簇中各元素的簇内距 离的均方偏
差;
确定所述簇内距离的均方偏差最小的元 素为该簇的新的聚类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二目标函数为基于簇间分离指数的簇有 效性目标函数, 所述簇间分离指数由簇
间距离I确定, I=max∥Cnew‑Cm∥, 其中, m为正整数, m小于等于所述类聚矩阵中簇的总 数,权 利 要 求 书 1/6 页
2
CN 115422422 A
2∥Cnew‑Cm∥是计算所述 新的当前簇 Cnew中与簇Cm中对应位置元 素的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第 二目标函数验证所述新的
当前簇Cnew与其他簇的距离, 以确保元 素ɑi被分配至正确的簇, 包括:
计算所述新的当前簇Cnew与其他簇的簇间距离I, 在 所述簇间距离I大于第一 阈值时, 确
定所述元 素ɑi被分配至 了正确的簇 。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第三目标函数为簇间相关性目标函数, 由簇间协方差系数确定, 所述簇间协方差
系数为:
其中, a是第一个簇A的聚类中心, b是第二个簇B的聚类中心,
是第一个簇A中各元素
的平均值,
是第二个簇B中各 元素的平均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第 三目标函数对所述初步 聚类结
果进行聚类集群数量优化, 以得到多个大区 聚合簇, 包括:
计算各簇间的簇间协方差系数, 并将所述簇间协方差系数小于第二阈值的簇合并;
再次计算合并后的各簇间协方差系数, 直至任意两个簇间的簇间协方差系数均大于等
于所述第二阈值;
确定最终得到的各簇为所述大区 聚合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大区控制节点实现台区分
布式资源动态聚合, 包括:
基于所述大区控制节点实现台区分布式资源的调频聚合和/或调峰聚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大区控制节点基于响应时间Trespond、 响应可持续时间τduration和/或可响应频率
ωrespond对所述台区分布式资源进行动态聚合;
其中, 所述 响应时间Trespond为资源接收到指令后, 完全达到指令 所要求的出力水平所需
的最长时间, 所述响应可持续时间τduration为资源响应指令后, 响应 需保持在指令所要求的
出力状态的最短时间, 所述可响应频率ωrespond为一段时间内资源可被调用的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 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大区控制节点根据负荷调频性 能指标和/或负荷调峰指标对所述分布式资源进行
动态聚合;
其中, 所述负荷调频性能指标 Fn=(1‑trespond)ωrespond,
trespond=Trespond/max(T1, respond, T2, respond,…, TN, respond);
所述负荷调峰指标Pn =(1‑trespond)τduratio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参与调频的分布式资源需要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Tn, respond≤TF
respond权 利 要 求 书 2/6 页
3
CN 115422422 A
3
专利 台区分布式资源动态聚合方法、装置、设备、芯片及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8:4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