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38966.5
(22)申请日 2022.08.29
(71)申请人 南京邮电大 学
地址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文苑路9
号
(72)发明人 杨海根 夏准 童哲 陈延庆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专利代理师 董建林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A61B 5/11(2006.01)
G06Q 10/10(201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
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装备评估领域的一种基于人
体因素的装 备空间布局的评估 方法及系统, 方法
包括: 根据设定的身高阈值计算获取肢体参数,
构建人体虚拟 模型; 利用人体虚拟模 型模拟在装
备中的人体姿势和执行动作过程, 采集人体各部
位肢体的外界阻力、 往复运动时长、 往复运动频
率、 静止时长、 径向转动角度和横向摆动角度, 计
算获取工作疲劳度; 根据执行工作时人体虚拟模
型双手的可视性、 可达性得到相应的可视性评估
值、 工作可达性评估值; 基于工作疲劳度、 可视性
评估值、 工作可达性评估值计算得到最终的人因
功效分析评估值; 本发明辅助装 备的设计搭建过
程, 提高装备的设计效率, 降低装备的设计成本 。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9页 附图3页
CN 115423284 A
2022.12.02
CN 115423284 A
1.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根据设定的身高 阈值计算获取肢体参数, 构建人体虚拟模型;
利用人体虚拟模型模拟人在装备中工作时的人体姿势和执行动作 过程, 采集人体各部
位肢体的外界阻力、 往复运动时长、 往复运动频率、 静止时长、 径向转动角度和横向摆动角
度, 计算获取工作疲劳度;
根据人体虚拟模型执行工作时双手的可视性、 可达性得到相应的可视性评估值、 工作
可达性评估值;
基于工作疲劳度、 可视性评估值、 工作可达性评估值计算得到最终的人因功效分析评
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设定的身高 阈值计算获取肢体参数, 表达公式为:
公式中, LAB为人体头部的长度, LCE表示为人体上臂的长度, LEG为人体前臂的长度, h为
身高阈值; LDF为人体胸腔的长度, LFM为人体腹部的长度, LBD为人体颈部的长度, LCD为人体肩
部的长度, LGJ为人体手部长度, LPQ为人体脚部长度, LNO为人体大腿的长度, LOP为人体小腿的
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计算获取工作疲劳度的方法包括:
利用人体虚拟模型模拟在装备中的人体执 行的动作, 分别计算各部分肢体的疲劳度;
根据各部分肢体的疲劳度和负重计算工作疲劳度, 表达公式为: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5423284 A
2公式中, Ti表示为第i部分肢体的疲劳度; Di表示为第i部分肢体的负重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 其特征在于,
计算各部分肢体的疲劳度的方法包括:
第0部分肢体为人体头 颈, 人体头 颈疲劳度T0的计算公式为:
第1部分肢体为上臂, 上臂疲劳度T1的计算公式为:
第2部分肢体为前臂, 前臂疲劳度T2的计算公式为:
第3部分肢体为手腕, 手腕疲劳度T3的计算公式为:
第4部分肢体为腰 部, 腰部疲劳度T4的计算公式为:
第5部分肢体为大腿, 大腿疲劳度T5的计算公式为:
第6部分肢体为小腿, 小腿疲劳度T6计算公式为:
第7部分肢体为脚腕, 脚腕疲劳度T7的计算公式为: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5423284 A
3
专利 一种基于人体因素的装备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29:4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