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659108.6
(22)申请日 2022.06.13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7608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7.15
(73)专利权人 南京博斯 威尔工业 通信技术有限
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经
济技术开发区秣周东路9号
(72)发明人 鞠仲毅 张田田
(51)Int.Cl.
H05K 7/20(2006.01)
H05K 5/02(2006.01)
B08B 1/00(2006.01)
B08B 5/02(2006.01)(56)对比文件
CN 211481774 U,2020.09.1 1
CN 2128124 47 U,2021.0 3.26
CN 10416 5413 A,2014.1 1.26
审查员 王亚鑫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 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控制终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包
括外壳, 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换气散热腔和防
尘腔, 且所述换气散热腔位于防尘腔的下端。 本
发明能够通过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分
别对换气散热腔和防尘腔内部的热量进行传导,
通过进气风机带动外壳内、 外部部气体循环流动
对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进行散热, 避免
了尘土粘附在集成电路板上, 影 响集成电路板的
散热效率, 同时, 通过温度的变化反馈导热元件
的使用情况, 使得弹性元件受温度变化来实现运
作, 由此来对第一导热元件和第二导热元件上进
行维护, 使其长期运行仍然能够保持较好的状
态。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11页
CN 114760826 B
2022.08.26
CN 114760826 B
1.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包括外壳 (10) ,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 (10) 的内
部开设有换气散热腔 (11) 和防尘腔 (12) , 且所述换气散热腔 (11) 位于防尘腔 (12) 的下端,
所述换气散热腔 (11) 的顶部固定有集成电路板 (13) , 所述外壳 (10) 的一侧固定有后背板
(14) , 所述后背板 (14) 上装配有多个接口, 且多个所述接口与集成电路板 (13) 之间均通过
导线电性连接, 还 包括:
第一导热元件 (15) , 所述第一导热元件 (15) 固定于换气散热腔 (11) 内部 的上端, 且所
述第一导热元件 (15) 和集成电路板 (13) 相对应;
多个第二导热元件 (16) , 多个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呈U形分布于防尘腔 (12) 的内壁
上, 且第二导热元件 (16) 的下端延伸至换气散热腔 (11) 的内部并与第一导热元件 (15) 相连
接;
所述换气散热腔 (11) 的内部还固定有多个热传导元件 (19) , 且所述热传导元件 (19) 的
上端延伸至防尘腔 (12) 的内部, 多个所述热传导元件 (19) 和多个第二导热元件 (16) 之间均
一一对应, 且 所述热传导元件 (19)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热元件 (15) 以及第二导热元件 (16)
紧密贴合;
所述第一导热元件 (15) 和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上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片, 相邻的两
个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气流 通道, 所述气流 通道的内部均开设有收缩凹槽;
维护机构 (20) , 所述维护机构 (20) 装配于第一导热元件 (15) 中的气流通道内部以及第
二导热元件 (16) 的内部, 所述维护机构 (20) 包括导向杆 (21) 、 弹性元件 (22) 和维护部件
(23) , 所述导向杆 (21) 和弹性元件 (22) 均固定于收缩凹槽的内部, 且所述弹性元件 (22) 位
于导向杆 (21) 的外侧, 所述维护部件 (23) 滑动连接于导向杆 (21) 的外侧, 所述维护部件
(23) 和弹性元件 (2 2) 固定连接;
以及, 进气风机 (30) , 所述进气风机 (30) 装配于换气散热腔 (11) 内部的一端, 用于引入
散热风, 并将所述散热风 导入至气流 通道;
其中, 所述弹性元件 (22) 的材质为记忆金属, 当换气散热腔 (11) 或防尘腔 (12) 内部的
温度达到弹性元件 (22) 的相变温度时, 所述 弹性元件 (22) 发生形变并驱动维护部件 (23) 移
动, 用于对所述气流 通道进行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
(10) 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换气孔, 所述换气散热腔 (11) 内部远离进气风机 (30) 的一端固定
有出气风机 (31) , 两个所述换气孔分别与进气风机 (30) 和出气风机 (31) 相适配, 所述进气
风机 (30) 的输出端固定有导流风罩 (32) , 且所述导流风罩 (32) 上设置有第一出风腔和第二
出风腔, 所述第一出风腔和第一导热元件 (15) 相适配, 且第一出风腔与第一导热元件 (15)
中的多个气流通道均构成连通结构, 所述第二出风腔的一端延伸至防尘腔 (12) 内部并与第
二导热元件 (16) 相适配, 且第二出风腔与第二导热元件 (16) 构成连通结构, 所述第二导热
元件 (16) 远离第二出风腔的一端出口连接 至所述出气风机 (31) 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出
风腔的开口大于第二出风腔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 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导
热元件 (16) 的内部还设置有分 隔板, 且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上的散热翅片一体成型在分
隔板的内侧并作用在外壳 (10) 的内部, 用于传导外壳 (10) 内部的热量, 所述第二导热元件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760826 B
2(16) 、 散热翅片以及分隔板之间形成多个散热风腔 (17) , 且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上的维
护机构 (20) 装配于散热风腔 (17) 的内部, 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的两侧均装配有导流元件
(18) , 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热元件 (16) 之间通过导流元件 (18) 形成通道结构, 靠近所述
第二出风腔的第二导热元件 (16) 通过导流元件 (18) 与第二出风腔形成通道结构, 靠近所述
出气风机 (31) 的第二导热元件 (16) 通过导流元件 (18) 与出气风机 (31) 形成通道结构, 且 所
述导流风罩 (32) 、 导 流元件 (18) 以及散热风腔 (17) 共同形成一个冷却风道。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翅片的表面均匀 开设有多个波浪槽, 且所述散热翅片的端角均圆角处理, 所述维
护部件 (23) 采用耐热橡胶制作而成, 且所述维护部件 (23) 的两侧均设有刷毛, 该刷毛与散
热触片之间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气 散热腔 (11) 的顶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散热槽, 且 所述散热槽和集 成电路板 (13) 以及
散热槽和第一 导热元件 (15) 之间均相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 (2 2) 具备双程记 忆效应。
8.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接口包括但不限于电源接口、 SPF光模块接口、 电以太网接口、 RS485通信接口、
CAN‑BUS通信接口、 IRIG ‑B输入接口、 HDMI接口、 USB接口、 串行通信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USB接
口至少有2个, 且所述USB接口至少包括 一个TYPE ‑A接口和一个TYPE ‑C接口。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760826 B
3
专利 一种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终端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0:1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