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1090499.0
(22)申请日 2022.09.0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516852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10.11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交通 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
10号(自编)西侧1- 6层
(72)发明人 景国胜 李彩霞 金安 陈先龙
陈嘉超 汪振东 宋程 刘明敏
刘新杰 张科 丁晨滋 徐良
吴恩泽
(51)Int.Cl.
G06F 16/29(2019.01)
G06F 16/2458(2019.01)G06F 16/906(2019.01)
G06Q 50/26(2012.01)
H04W 4/029(2018.01)
(56)对比文件
CN 111354473 A,2020.0 6.30
GB 0327290 D0,20 03.12.24
CN 109583708 A,2019.04.0 5
CN 110864690 A,2020.0 3.06
US 2021312387 A1,2021.10.07
审查员 胡武扬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
客流溯源 方法, 按照采样要求获取指定时间段内
高频率信号触发、 具有时空间关联特征的手机信
令数据, 基于现有的手机定位数据生成初始OD数
据, 结合枢纽客流出行特征分析, 通过与枢纽站
基站匹配, 形成具有时空关联特征的枢纽出行OD
点对信息, 再对获得的枢纽出行信息进行枢纽客
流的最终来源地和目的地分析, 并进行不同枢纽
客流分类的客流溯源分析, 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
枢纽客流互联互通表, 为交通管 理和枢纽空间布
局规划提供满足不同客流分类的枢纽客流出行
特征的大数据支撑 。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页
CN 115168529 B
2022.11.29
CN 115168529 B
1.一种基于手机 定位数据的枢纽客 流溯源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 获取手机 定位数据;
步骤2: 利用步骤1获取到的手机定位数据, 提取三个月手机定位数据进行职住判断, 并
基于职住信息的时间序列, 完成个体驻留点、 出行目的地识别, 生成个体的不同出行活动目
的OD矩阵作为基础数据;
步骤3: 进行初始枢纽客 流判断;
对移动基站与枢纽所在小区进行匹配, 利用步骤1采集到的手机定位数据, 提取枢纽信
号覆盖范围内所有用户出行信息, 提取用户所在枢纽基站的出现天数、 出行频次、 停留时
长, 以及城际间信号切换标识, 再根据枢纽客流属性, 进行枢纽客流的判断, 若满足枢纽客
流属性, 则初步标记为枢纽客 流, 否则标记为非枢纽客 流, 不计入 枢纽客流的溯源;
步骤4: 基于步骤2生成的不同出行活动目的OD矩阵, 再与 步骤3的初始枢纽客流进行OD
匹配, 提取所有满足步骤3标识的枢纽客流的OD矩阵进 行枢纽客流分类, 结合用户在 枢纽基
站的出现天数和出行频次, 剔除高频次市内接送乘客的数据, 再结合枢纽客流OD属性信息,
进行客流起讫点计算;
剔除高频次市内接送乘客的数据具体为: 剔除OD出发时间介于所有枢纽站到达和离开
时间之间
,并且, 用户发生多次OD出行的数据,即
, 其中,n为
出行频次阈值; 将该数据标识 为枢纽接送客流数据, 从枢纽客流标识中移除该用户数据, 生
成满足一定天数 出行频次
的枢纽客 流
的全天OD表数据集
:
;
步骤5: 基于步骤4提取的枢纽客流OD匹配结果, 根据用户一天到达所有途经枢纽站的
城市进行识别, 完成枢纽往返客 流和非枢纽往返客 流的判断;
首先, 对提取的枢纽客流OD矩阵按照途经枢纽站时间进行排序, 再获取所有途经枢纽
站的城市, 若枢纽客流最初到达的枢纽站对应城市与最 晚到达的枢纽站对应城市不相同,
即
, 则该枢纽客流初步识别为非枢纽往返客流, 利用正/反向反馈的启发式
搜索方法, 搜索枢纽出发之前的来源地, 作为枢纽客流的来源地, 而枢纽到达时间之后的目
的地驻留点作为枢纽客 流的目的地;
步骤6: 将步骤5提取的所有枢纽客流的来源地和目的地信息, 结合手机用户在枢纽站
的最初到达时间和最后离开时间与客流OD矩阵的出发时间和到达时间所在 城市, 再结合枢
纽客流的出现天数、 出行频次、 停留时长、 出行距离, 将枢纽客流分为枢纽出发客流、 枢纽到
达客流和枢纽往返客 流, 再生成三种客 流分类的来源地和目的地信息表;
步骤7: 最后, 根据交通小区划分方案, 将运营商基站与交通小区进行匹配, 将每个出行
者的起讫点映射到相应的交通小区上, 并结合每个枢纽站的位置信息, 最终形成针对每个
枢纽站的枢纽客 流互联互通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手机定位数据包括用户编号、 基站编号、 时间戳、 事件类型、 经度、 纬度、 号码区段、 个体年
龄、 性别、 是否学生、 是否退休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5168529 B
2骤3具体为: 将枢纽站客流区分为机场枢纽站客流和轨道枢纽站客流, 进行分别判断, 具体
操作为:
1) 对移动 基站与枢纽所在小区进行匹配, 利用步骤1采集到的手机定位数据, 获取枢纽
信号覆盖范围内
的所有用户出行信息集
, 其中,
为用户出行信息集
的每一个用户, d是任一个用户
与枢纽站
的距离, 其中,
则是距离求
解公式,
则是用户
与枢纽站
的最大距离,生成枢纽覆盖范围内的用户信息
数据集:
再 获 取 用 户所 在 枢纽 基 站的 出 现 天 数
、 出 行 频 次
、 停留 时 长
, 所述停留时长包括客流所有途经枢纽站的最早到达时间
和
最晚离开时间
, 以及城际间信号切换 标识
;
2) 根据枢纽客 流属性对 枢纽客流进行初步判断;
对于机场枢纽站客流, 提取仅在机场的最晚离开时间之前
或最早到达时间
之后才有信号的用户数据, 初步判定为机场枢纽站客流, 否则为非机场枢纽站客
流, 剔除非机杨枢纽站客 流后, 生成初始机场枢纽站客 流数据集
:
对于轨道枢纽站客流, 若满 足城际间信号切换标识
, 则初步判定为轨道枢纽
站客流, 若城际间信号切换标识
, 则为非轨道枢纽站客流, 剔除非轨道枢纽站客
流后, 生成初始轨道枢纽站客 流数据集
:
。
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步骤5中:
所述反向反馈的启发式搜索方法搜索来源地具体为: 对于每个枢纽客流OD矩阵和枢纽
客流属性数据, 反向搜索 枢纽客流OD矩阵中的所有 出发时间小于枢纽最早到达时间的数据
, 结合枢纽站所在城市
与OD矩阵中客流
出发地坐标, 计算其与枢纽
站的距离
, 其中,
则是距离求解公式, 若
小于枢纽基站覆
盖范围阈值, 则剔除该驻留点, 继续反向搜索上一刻出发时间驻留点, 再计算其与枢纽站的
距离
, 直到该驻留点满足客流出行距离阈值, 则判定为枢纽客流的来源地驻留
点; 若机场枢纽站客流OD矩阵的到达时间均小于机场最晚离开时间
, 则只计算其
来源地; 最终生成每 个城市枢纽站客 流的来源地数据集: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5168529 B
3
专利 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0: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