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59252.7
(22)申请日 2022.06.29
(71)申请人 胡锦
地址 110000 辽宁省辽阳市 浑南区金卡路
16甲号1084- 0024
(72)发明人 胡锦
(51)Int.Cl.
H05K 5/02(2006.01)
H05K 7/20(2006.01)
B03C 3/00(2006.01)
B08B 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
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 且公开了一
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
置, 包括处理箱, 所述处理箱的后侧开设有安装
孔, 所述处理箱的正面下侧设置有按键, 所述处
理箱的内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处理管。 当该装置
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 会使热敏球发生变化, 热
敏球的变化从而会推动弧形气体摩擦管上移进
而对椭圆气 囊进行挤压, 椭圆气 囊在挤压效果下
发生变形, 进而可以使圆形片在移动杆的作用
下, 移出散 热孔, 这时散热孔打开, 外部气体可以
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 进而达到对内部散热的目
的, 这样防止了当该装置正常使用时, 外部气体
会携带大量的灰尘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 而影 响
该装置的使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15038277 A
2022.09.09
CN 115038277 A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包括处理箱(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箱(1)的
后侧开设有安装孔(11), 所述处理箱(1)的正面下侧设置有按键(12), 所述处理箱(1)的内
部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处 理管(13), 所述处 理箱(1)的正 面中轴处设置有显示屏(14);
所述处理箱(1)的上下两侧外壁均连通设置有辅助盒(2), 所述辅助盒(2)的侧壁上开
设有若干个散热孔(21);
所述处理管(13)的上下两侧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热敏球(3), 所述热敏球(3)的顶部
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气体摩擦管(31), 所述弧形气体摩擦管(31)远离热敏球(3)的一端连
通设置有椭圆气囊(32), 所述椭圆气囊(32)的顶部与辅助盒(2)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其中, 所述椭圆气囊(3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移动杆(33), 若干个所述移动杆
(33)远离椭圆气囊(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片(34), 若干个所述圆形片(34)分别滑动设
置在若干个散热孔(21)的内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气
体摩擦管(31)的外壁中轴处连通设置有气体软管(4), 所述气体软管(4)远离弧形气体摩 擦
管(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储气板(41), 所述储气板(41)的侧壁与处理箱(1)的正面侧壁固
定连接;
其中, 所述处理箱(1)的正面外壁上开设有气体槽(42), 所述气体槽(42)正对着储气板
(41)设置, 所述储气板(41)与气体槽(42)连通设置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槽
(42)设置在显示屏(14)的上下两侧, 所述处理箱(1)的正面外壁固定连接有弧形导流板
(5);
其中, 所述弧形导 流板(5)正对着气体槽(42)设置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气
体摩擦管(31)的内部中轴处滑动设置有摩 擦球(6), 所述摩 擦球(6)的外壁与弧形气体摩 擦
管(31)的内壁接触设置;
其中, 所述摩擦球(6)的底侧外壁 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压簧(61), 所述压簧(61)远离摩擦
球(6)的一端与热 敏球(3)的顶部 外壁固定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敏球
(3)的两侧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弧形杆(7), 所述弧形杆(7)的上下两侧 外壁铰接有弧形推
杆(71);
两个所述 弧形推杆(71)之间设置有拉簧(72), 所述拉簧(7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推
杆(71)的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推
杆(71)远离热敏球(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挤压板(8), 所述升降挤压板(8)的侧壁与处
理箱(1)的侧壁接触设置;
其中, 所述升降挤压 板(8)的内部掏空设置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挤
压板(8)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气体孔(81), 所述升降挤压板(8)的顶部外壁中轴处开设有挤
压孔(8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箱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038277 A
2(1)的上下两侧内壁分别固定连接有挤压杆(9), 所述 挤压杆(9)正对着挤压孔(82)设置;
其中, 所述 挤压杆(9)与升降挤压 板(8)不接触。
9.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S1:当该装置内部温度发生变化时, 会使热敏球(3)发生变化, 热敏球(3)的变化从而会
推动弧形气体摩 擦管(31)上移进而对椭圆气囊(32)进 行挤压, 椭圆气囊(32)在挤压效果下
发生变形, 进而可以使圆形片(34)在移动杆(33)的作用下, 移出散热孔(21), 这时散热孔
(21)打开, 外部气体可以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 进而达到对内部散热的目的, 这样防止了 当
该装置正常使用时, 外部气体会携带大量的灰尘进入到该装置的内部, 而影响该装置的使
用;
S2:当弧形气体摩擦管(31)对椭圆气囊(32)进行挤压时, 同时配合温度的变化, 从而会
打破原有弧形气体摩擦管(32)与椭圆气囊(32)之间的气体平衡, 在气体变化的效果下, 可
以使摩擦球(6)在压簧(61)的作用下沿着弧形气体摩擦管(31)的内壁来回摩擦移动, 进而
在摩擦效果下, 可以使弧形气体摩擦管(31)带有一定的静电, 在静电的效果下可以对进入
到内部的灰尘进行吸 附, 防止灰尘大面积飘散在该装置的内部而影响该装置的使用, 另一
方面, 气流的变化, 推动摩擦球(6)移动时, 会使一部分气体通过气体软管(4)和储气板
(41), 经过气体槽(42)作用在显示屏(14)上, 以此利用气流的作用达到对显示屏(14)上灰
尘清理的目的, 从而防止灰尘过多, 而影响处 理效果;
S3:当热敏球(3)发生变形时, 会推动弧形杆(7)发生横向移动, 进而可以迫使弧形推杆
(71)推动升降挤压板(8)上下移动, 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 可以对进入到该装置内部的气体
有一个扰动的效果, 从而在扰动的效果下, 可以使气 体均匀分布在该装置的内部, 以此增强
该装置的散热效果;
S4:当升降挤压板(8)上升时, 会使挤压杆(9)通过挤压孔(82), 对升降挤压板(8)内部
的气体进行挤压, 在挤压效果下, 可以减少升降挤压板(8)内部气体的活动空间, 进而使部
分气体可以通过气体孔(81), 以此给处理箱(1)内部的气体有一个瞬间的气流推动效果, 在
此效果下, 可以对内部气流的进 行扰动处理, 从而使气体可以均匀分布在该装置的内部, 增
强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038277 A
3
专利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0: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