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09648.3
(22)申请日 2022.05.31
(71)申请人 信阳农林学院
地址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北环路1
号
(72)发明人 何小溪 魏薇 唐卉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知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10
专利代理师 夏艳
(51)Int.Cl.
G01D 21/02(2006.01)
G01D 11/30(2006.01)
G06F 30/13(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
法及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
内环境设计方法及装置, 属于室内环 境设计技术
领域, 本发明设有配合方法使用的检测助评装
置, 通过检测助评装置的设置, 使得相关工作人
员可通过检测助评装置对室内的通风性能进行
检测, 根据检测得到的信息, 并结合相关数据进
行分析、 计算, 可对室内的通风性能做出评价, 从
而可得到通风性能方面的室内环 境评价结果, 且
通过联合检测机构的设置, 使得检测助评装置还
可对室内的采光性能进行检测, 进而可得到采光
方面的室内环境评价结果, 最后, 结合室内环境
评价结果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可丰富室内环境设
计的考虑要素, 提高设计质量, 大大加强室内环
境设计的有效性以及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8页
CN 114858218 A
2022.08.05
CN 114858218 A
1.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日出之前, 将检测助评装置移动至朝南的卧室或客厅内;
S2、 通过检测助评装置对室内的通 风性能进行检测;
S3、 根据检测助评装置检测得到的数据, 对室内的通风性能进行评价, 得到通风性能方
面的室内环境评价结果;
S4、 结合室内环境评价结果进行室内环境设计;
所述检测助评装置包括检测调节筒(101), 所述检测调 节筒(10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
气筒(102), 所述储气筒(102)内填充有压缩检测气体(112), 所述储气筒(102)的顶端连通
有导气管(103), 所述导气管(103)的顶端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密封盖(104), 所述检测调节
筒(1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二氧化碳检测仪(105),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的内壁上固定
连接有保温密封箱(106), 所述保温密封箱(106)内填充有热胀驱调气体(113), 所述保温密
封箱(106)的外壁上贯穿设置有驱胀导热棒(107), 所述驱胀导热棒(107)的一端贯穿检测
调节筒(101)的外壁并延伸至检测调节筒(101)的外部, 所述保温密封箱(106)远离驱胀导
热棒(107)一侧的外壁上贯穿嵌设有右弹性膜(108),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靠近右弹性膜
(108)一侧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检测开关(109), 所述检测开关(109)与二氧化碳检测仪
(105)信号连接,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通风检测计时器(110)、 启动按
钮(111), 所述启动按钮(111)与通风检测计 时器(110)信 号连接, 所述保温密封箱(106)的
底端外壁上贯穿嵌设有 下弹性膜(114),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的底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停
止开关(1 15), 所述停止开关(1 15)与通风检测计时器(1 10)信号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压缩检测气体(112)为二氧化碳, 且压缩检测气体(112)的气压大于室内气压, 所述驱胀
导热棒(107)采用导热材料制成, 所述驱胀导热棒(107)表面涂刷有太阳能吸热涂层, 所述
热胀驱调气体(1 13)为空气, 所述保温密封箱(10 6)采用保温材 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保温密封箱(106)的顶端外壁上贯穿嵌设有上弹性膜(116),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的顶
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提醒开关(117), 所述检测调节筒(101)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提醒
灯(118), 所述 提醒灯(1 18)与提醒开关(1 17)信号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检测调节筒(101)上设置有联合检测机构, 所述联合检测 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检测调节
筒(101)外壁上的联检控制器(301)、 光照传感器(302), 以及固定安装于检测调节筒(101)
内壁上的光照检测计时器(3 03), 所述光照传感器(3 02)位于驱胀导热棒(107)的上 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联检控制器(301)内设置有联合检测系统, 所述联合检测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 传感器
连接模块、 显示屏模块、 计时连接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中央处 理单元与传感器连接模块、 显示屏模块、 计时连接模块电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传感器连接模块与光照传感器( 302)信号连接, 所述计时连接模块与光照检测计时器
(303)电连接, 所述 光照检测计时器(3 03)与停止开关(1 15)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858218 A
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联合检测系统还包括按键操控模块、 定时启动模块, 所述按键操控模块、 定时启动模块均
与中央处 理单元电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检测调节筒(10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调节组件, 所述支撑调节组件包括防滑底座(201),
所述防滑底座(201)的顶端 固定连接有支撑螺杆(202), 所述支撑螺杆(202)的外壁上套设
有与之相匹配的调节套 筒(20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套筒(203)与支撑螺杆(202)螺纹连接, 所述调节套筒(203)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检
测调节筒(101)转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858218 A
3
专利 一种基于室内环境评价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法及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0: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