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366063.X (22)申请日 2022.11.03 (71)申请人 北京理工大 学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 号 (72)发明人 王颖 贾男 臧国伟 那雪梅  李敬知 李春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11690 专利代理师 徐丹丹 张丹 (51)Int.Cl. C12P 7/40(2006.01) C12N 1/16(2006.01) C12P 7/02(2006.01) A61P 29/00(2006.01)A61P 35/00(2006.01) A61P 39/06(2006.01) C12R 1/86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熊果 酸的生产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发酵工程技术领域, 具体提供了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包括两阶段发酵培养酿 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通过本申 请的生产方法获得了熊果酸产量在2331.44 ± 180.87mg/L及以上, 为加快推进 生物法合成熊 果 酸的生产工艺早日实现工业化应用提供示范作 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2页 CN 115505605 A 2022.12.23 CN 115505605 A 1.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两阶段发酵培养酿酒酵 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 所述的两阶段发酵包括: 第一阶段: 以葡萄糖为 碳源, 以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为氮源; 第二阶段: 以乙醇为 碳源, 以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为氮源; 其中, 第二阶段中流加乙醇的时间为发酵的第40 ‑50h开始流加乙醇, 流加速率为28 ‑ 36mL/h。 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的第35 ‑45h开始加入半乳糖 作为诱导剂, 加入后, 半乳糖的终浓度为5 5‑65g/L。 3.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的第10 ‑12h开始流加葡萄糖 补料培养基, 且在3 5‑38h停止流加; 其中, 葡萄糖补料培养基每升包括: 400 ‑600g葡萄糖, 10 ‑15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 1 ‑2g脱 落氨基酸混合物, 8 ‑10g KH2PO4, 2‑3g MgSO4, 3‑4g K2SO4, 0.2‑0.35g Na2SO4, 8‑12mL微量金 属溶液, 10‑15mL维生素 溶液。 4.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第40 ‑50h后每隔10 ‑12h加入 半乳糖补料培 养基、 维生素 溶液以及微 量金属溶 液; 其中, 半乳糖补料培养基每升包括: 400 ‑600g半乳糖, 10 ‑15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 1 ‑2g脱 落氨基酸混合物, 8 ‑10g KH2PO4, 2‑3g MgSO4, 3‑4g K2SO4, 0.2‑0.35g Na2SO4, 8‑12mL微量金 属溶液, 10‑15mL维生素 溶液; 维生素溶液每升包括: 生物素0.01 ‑0.1g, 泛酸钙0.5 ‑2g, 烟酸0.5 ‑2g, 肌醇20 ‑30g, 盐 酸硫胺素0.5 ‑2g, 盐酸吡哆醛0.5 ‑2g, 对氨基苯甲酸0.1 ‑0.3g; 微量金属溶液每升包括: EDTA  10‑20g, ZnSO4•7H2O 5‑6g, MnCl2•4H2O 0.2‑0.4g, 无水 CuSO40.1‑1g, CoCl2•6H2O 0.2‑0.6g, Na2MoO4•2H2O 0.3‑0.8g, CaCl2•2H2O 2‑3.5g, FeSO4• 7H2O 2‑3.5g。 5.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的过程中pH维持5 ‑6, 温度维 持25‑35℃, 溶氧为30‑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生产方法包括: A) 菌种活化: 从 ‑80℃超低温冰箱中取出冻藏的甘油菌, 在SD缺陷型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至出现单菌落; B) 种子液培养: 挑取单菌落接种于种子培养基中, 在25 ‑35℃、 150 ‑250rpm的摇床中培 养30‑40h; C) 第一阶段发酵培养: 按照8% ‑12%的接种量接种于以葡萄糖为碳源, 以不含氨基酸的 酵母氮源为氮源的发酵初始培养基中, 在pH维持5 ‑6, 温度维持25 ‑35℃, 溶氧为30 ‑40%的条 件下培养, 待培养10‑12h开始流加葡萄糖补料培 养基, 且在第3 5‑38h停止流加; D) 第二阶段发酵培养: 以乙醇为碳源, 以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为氮源, 其中, 流加乙 醇的时间为发酵的第40 ‑50h开始流加乙醇, 并且加入乙醇后, 控制乙醇的浓度维持5g以下; 其中, 在发酵的第35 ‑45h开始加入半乳糖作为诱导剂, 加入后, 半乳糖的终浓度为55 ‑ 65g/L; 并且在所述发酵第40 ‑50h后每隔10 ‑12h加入半乳糖补料培养基、 维生素溶液以及微 量金属溶 液; SD缺陷型固体培养基每升包括: 5 ‑8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 15 ‑25g葡萄糖、 0.5 ‑1g脱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505605 A 2落氨基酸混合物, 琼脂粉15 ‑25g, 调节培 养基pH至6‑6.5; 种子培养基每升包括: 15 ‑25g/L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 50 ‑70g/L葡萄糖、 2 ‑3g/L脱落 氨基酸混合物; 发酵初始培养基每升包括: 50 ‑70g葡萄糖, 15 ‑25g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源, 2 ‑3g脱落氨 基酸混合物, 7 ‑10g KH2PO4, 2‑4g MgSO4, 0.5‑1g ZnSO4·7H2O, 8‑12mL微量金属溶液, 10 ‑ 15mL维生素 溶液, 培养基pH为5 ‑6。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生产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表达CYP450酶、 CPR酶、 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和NADH依赖性 的羟甲基戊二 酸还原酶。 8.根据权利要求7 所述的生产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其中, 所述的CYP450酶来源于枇杷; 所述的CPR酶来源于百 脉根; 所述的甘油醛 ‑3‑磷酸脱氢酶来源于 乳酸克鲁维酵母; 所述的NADH依赖性的羟甲基戊二 酸还原酶来源于 硅酸杆菌 。 9.一种同时生产熊果酸和α ‑香树脂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法包括权利要求 1‑8任一所述 生产方法。 10.一种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生产方法或方法获得的熊果酸在制备抗炎症、 抗氧化 或抗肿瘤的产品中的应用。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505605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熊果酸的生产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0: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