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81374.1 (22)申请日 2022.09.06 (71)申请人 苏州智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 常熟高新 技术 产业开发区湖山路2号同济科技广场1 幢205 (72)发明人 高中宝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676 专利代理师 袁瑞红 (51)Int.Cl. G08G 1/017(2006.01) G08G 1/01(2006.01) G08G 1/065(2006.01) G06V 10/74(2022.01)G06V 20/59(2022.01) G06V 40/10(2022.01) G16Y 10/40(2020.01) G16Y 20/40(2020.01) G16Y 40/10(2020.01) G16Y 4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 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 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监测模 块、 图像采集模块、 相似度比较模块、 分析认证模 块、 第一信息输出模块和第二信息输出模块, 监 测模块用于监测机动车辆的违章情况, 当检测到 某个机动车辆在某次行驶路程中存在违章时, 设 该车辆为关注车辆, 该次关注车辆违章时的违章 项为监督项, 图像采集模块采集 关注车辆该次违 章时的驾驶座的人物图像为待分析图像, 将待分 析图像与认证驾驶员的人物图像进行比较, 其 中, 认证驾驶员为预先与关注车辆绑定的常驾驾 驶员, 相似度比较模块将待分析图像与认证驾驶 员的人物图像进行比较, 输出违章人是否为认证 驾驶员的信息 。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15440055 A 2022.12.06 CN 115440055 A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析系统包括监 测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 相似度比较模块、 分析认证模块、 第一信息输出模块和第二信息输 出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机动车辆的违章情况, 当检测到某个机动车辆在某 次行驶 路程中存在违章时, 设该车辆为关注车辆, 该次关注车辆违章时的违章项为监督项, 所述图 像采集模块采集关注车辆该次违章时的驾驶座的人物图像为待分析图像, 将待分析图像与 认证驾驶员的人物图像进 行比较, 其中, 认证驾驶员为预先与关注车辆绑定的常驾驾驶员, 所述相似度比较模块将待分析图像与 认证驾驶员的人物图像进行比较, 如果待分析图像与 认证驾驶员的人物图像的相似度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 那么令第一信息输出模块工作, 否 则, 所述分析认证模块对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以及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进行分析, 对 该次违章的驾驶员进行身份认证, 输出违章人是否为认证驾驶员的信息, 所述第一信息输 出模块用于输出违章人为认证驾驶员的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违章人不是 认证驾驶员的信息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分析认证模块包括第一参项获取模块、 第二参项获取模块、 第三参项获取模块、 综合参项计 算模块和综合参项比较模块, 所述第一参项获取模块根据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中违章发生 路段情况来计算第一参项u, 所述第二参项获取模块从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中筛选出 有效参照路程, 其中, 有效参照路程为识别出认证驾驶员驾驶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 采 集存在违章项为监督项的有效参照 路程的个数Cw, 那么第二参项v=Cw/Cz, Cz为有效参照 路程的总个数, 所述第三参项获取模块将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和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 进行比较得到第三参项w, 所述 综合参项计算模块计算该次违章的综合参项z=0.4*u+0.3* v+0.3w, 所述综合参项比较模块将该次违章的综合参项与 综合阈值进行比较, 如果该次违 章的综合 参项大于综合阈值, 令第一信息 输出模块工作, 否则, 令第二信息 输出模块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三参项获取模块包括辅助距离获取模块、 第一变道值 获取模块、 待比较变道 值获取模块、 待比较速度获取模块和第三参项计算模块, 所述辅助 距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辅助 距离 和第二辅助距离, 所述第一辅助距离为关注车辆变道时, 沿着关注车辆行驶方向上关注车 辆与关注车辆变道后的前面最近一辆车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二辅助距离为关注车辆变道 时, 沿着关注车辆行驶方向上关注车辆与关注车辆变道后的后面最近一辆车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变道值获取模块获取关注车道的某次行驶路程中的第一变道值 其中, n为检测到关注车辆在该次行驶路程中变道的总次数, hi为第i次检测到关注车辆开 始进行变道到完成变道所花费的时长, H为在该次行驶路程中关注车辆每次变道时从开始 进行变道到完成变道所花费的时长之和, Bi为第i次检测到关注车辆变道时关 注车辆开始进行变道时的第一辅助距离, Ai为第i次检测到关注车辆变道时关注车辆开始 进行变道时的第二辅助 距离, 其中, 变道为车辆从一个车道变到另一个车道, 在某次变道过 程中, 如果检测到关注车辆的车身与车道之间的分界线所形成的夹角大于夹角阈值, 判断 车辆开始进行变道, 如果检测到关注车辆的车身与车道之间的分界线平行时, 判断车辆完 成变道; 所述待比较变道值获取模块获取关注车辆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中的第一变道值T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440055 A 2以及关注车辆在有效参照路程中的综合变道值 其中, m为关注车辆的有效 参照路程中存在关注车辆变道的行驶路程的总次数, Qj为关注车辆的有效参照路程中第j 次存在关注车辆变道的行驶路程的第一变道值, lj为关注车辆 的有效参照路程中第j次存 在关注车辆变道的行驶路程的长度, S为关注车辆的有效参照路程中存在关注车辆变道的 行驶路程的长度之和, 所述待比较速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关注车辆 该次违章的 行驶路程的平均速度和有效参照路程中关注车辆的平均速度, 所述第三参项计算模块计算 第三参项w=0.7*v1/v2+0.3* f1/f2, 其中, 设关注车辆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s, 有效参照路程中关注车辆的平均速度中为vz, 如果vs大于等于vz, 那么v1=vz, v2=vs, 如果vs小于vz, 那么v1=vs, v2=vz, 如果第一变道值T大于等于综合变道值K, 那么f1=K, f2=T, 如果第一变道值T 小于综合变道值K, 那么f1=T,f2=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第一参项获取模块包括第一因子计算模块、 第二因子计算模块和第一参项计算模块, 所述 第一因子计算模块采集最近预设时间段内有效参照路程中关注车辆行驶的次数dz以及其 中行驶中经过该次违章 发生路段的次数dj, 那么路段第一因子P1=1 ‑dj/dz, 所述第二因子 计算模块获取最近预设时间段内时经过该次违章发生路段 的车辆数cz以及其中存在违章 项的车辆数cj, 那么路段第二因子P2=cj/cz, 所述第一参项计算模块计算第一参项u= 0.6*P1+0.4*P2。 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当检测到某个机动车辆在某次行驶路程中存在违章时, 设该车辆为关注车辆, 该次关 注车辆违章时的违章项为 监督项; 采集关注车辆该次违章 时的驾驶座的人物图像为待分析图像, 将待分析图像与认证驾 驶员的人物图像进行比较, 其中, 认证驾驶员为预 先与关注车辆绑定的常驾 驾驶员, 如果待分析图像与认证驾驶员的人物图像的相似度 大于等于相似度阈值, 那么输出违 章人为认证驾驶员的信息; 否则, 对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以及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进行分析, 对该次违章的 驾驶员进行身份认证, 输出违章人 是否为认证驾驶员的信息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对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以及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进行分析包括: 获取该次违章的行驶路程中违章发生路段情况来计算第一 参项u, 从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中筛选出有效参照路程, 其中, 有效参照路程为识别出认 证驾驶员驾驶关注车辆的历史行驶路程, 采集存在违章项为监督项的有效参照路程的个数Cw, 那么第二参项v=Cw/Cz, Cz为有 效参照路程的总个数, 获取关注 车道的某次行驶路程中的第一变道值 其中, n为检测到关注 车 辆在该次行驶路程中变道的总次数, hi为第i次检测到关注车辆开始进行变道到完成变道 所花费的时长, H为在该次行驶路程中关注车辆每次变道 时从开始进行变道到完成变道所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440055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认证数据分析系统及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1:2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