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090123.3 (22)申请日 2021.12.09 (73)专利权人 上海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233 上海市徐汇区桂平路481号15 幢5B1、 5B2、 5 C1室 (72)发明人 秦存永 姜子鹤 窦腾飞 赵宾  程海金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43 专利代理师 杨孟娟 (51)Int.Cl. H04L 67/12(2022.01) G08B 17/10(2006.01) G08B 21/14(2006.01) G08B 21/16(2006.01)G08B 21/18(2006.01) G08B 21/20(2006.01) E21F 17/18(2006.01) G01D 21/02(2006.01) G01N 15/06(2006.01) G01N 3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隧道 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57)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 导系统, 包括: 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环境监测分 站、 疏散引导模组及监控中心平台; 所述环境监 测分站分别与所述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所述疏散 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监控中心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 监控中心平台通过所述环境监测分站控制所述 疏散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本申 请通过设置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疏散引导模组、 监控中心平台以及环境监测分站, 可对隧道内多 种环境要素进行统一监控, 及时、 准确的掌握隧 道内的情况, 对事故做到预先示警。 在隧道内发 生火灾时, 本申请能够及时有效、 快速进行人员 疏散, 引导人员撤 离到安全区域, 防止人员伤亡。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216852005 U 2022.06.28 CN 216852005 U 1.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 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疏散引 导模组、 环境监测分站以及监控中心平台, 其中, 所述环境监测分站分别与所述环境信息检 测模组、 所述疏散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监控中心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监控中心平台通过所述 环境监测分站控制所述疏散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信 息检 测模组可拆卸地 安装在行 车隧道的侧壁上, 所述环境信息检测模组设置有 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信 息检 测模组包括: 用于检测隧道内被检气体的气体检测传感器、 用于检测隧道内的湿温度变化 的湿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烟气是否产生的烟雾检测传感器, 其中, 所述气体检测 传感器、 所述湿温度检测传感器以及所述烟雾检测传感器均与所述环境监测分站通信连 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散引导模 组可拆卸地 安装在行 车隧道的侧壁上, 所述疏散引导模组设置有 若干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疏散引导模 组设置于所述环境监测分站上, 其中, 所述疏散引导模组包括: 声光报警器、 电子情报板以 及语音通信模块, 其中, 所述声光报警器、 所述电子情报 板以及所述语音通信模块均与所述 环境监测分站通信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情报板 包括: LED显示屏、 LCD显示器或投影仪 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监测分 站设置在安全疏散通道内, 所述环境 监测分站设置有 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若干个所述环境 监测分站通过交换机组成以太网, 或, 通过R485总线/CAN总线组网, 或, 通过Zegbee/LoRa/ WIFI组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境监测分 站还配置有电池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监控中心 平台包括: 至少一个服 务器。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52005 U 2一种隧道环境 监测及疏散引导 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属于环境安全监测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增长, 隧道占新建设高速公路里程的比例越来越 大。 隧道在空间上呈封闭带状 分布的结构特征, 给行车环境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往往构成 高 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 并且极易引发二次交通事故, 引起高速公路堵塞, 造成重大经济 损失。 隧道安全运营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隧道内环境监测成为保证高速公路隧道安全及 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0003]由于隧道具有封闭性、 线路长等环境因素人工难监测。 隧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 会造成极难灭火, 燃烧会迅速消耗掉隧道内部氧气并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 驾乘 人员需弃车疏散逃生。 隧道线路过长, 使隧道内对侧行车洞难以短时间清空, 大量驾乘人员 只能进入安全疏散通道内进行疏散和等待救援。 隧道内烟尘扩散速度远大于人行走的速 度, 人员在隧道中可能会重新误入环境危险的行车洞内或进入尚未清空的对侧隧道造成二 次事故。 [0004]目前隧道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固定位置的少量单一气体检测设备进行环境检测, 将检测数据上传监控中心, 工作人员根据上传数据判断隧道环境。 隧道发生火灾事故后, 主 要靠人工通知隧道内驾乘人员弃车撤离。 现有的隧道环境监测方法, 检测要素单一, 不能实 时全方位监测。 疏散引导装置逃生门和指示箭头, 指示箭头通常设置于两个逃生门之 间, 指 示箭头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指示箭头并不能够很好的指引安全的逃离方 向, 甚至会给 出错误的指引。 [0005]因此在隧道内需设置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实现24小时实时自动化监控其中 气体变化情况, 来对隧道内的温湿度、 有毒有害气体、 氧气含量、 烟雾进行实时监测及报警 以便及时采取防御措施, 来防范重大事故的发生、 及时引导疏散隧道内人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隧道环境 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实现隧道环境检测数据标准化采集、 监视、 操作和控制、 以电子地图 方式显示子系统中设备位置信息、 状态信息, 实现子系统间信息互联 互通, 实现在线制定智 能联动策略机制、 智能维护等高级应用功能。 [0007]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申请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包括: 环境信息检测模组、 疏散 引导模组、 环境监测分站以及监控中心平台, 其中, 所述环 境监测分站分别与所述环境信息 检测模组、 所述疏散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监控中心平台通信连接, 所述监控中心平台通过所 述环境监测分站控制所述疏散引导模组以及所述环境信息检测模组。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6852005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隧道环境监测及疏散引导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05:1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