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37386.3
(22)申请日 2021.12.2 9
(71)申请人 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41004 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大力大
道100号
(72)发明人 赵洪福 胡其寅 蒋金成 刘荩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42224
代理人 纪元
(51)Int.Cl.
G06Q 10/10(2012.01)
G06V 20/52(2022.01)
G01D 2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 理管理平台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
管理平台系统,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包括信息处
理中心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云平台模
块双向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客户端模
块双向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 AI智能算
法模块、 分散控制模块、 感知模块及抑尘模块的
输出端均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
明中, 同时提供设备影子缓存机制, 将设备与应
用解耦, 该平台采用业界主流的云计算理念, 广
泛采用虚拟化、 分布式存储、 分布式计算等先进
技术与应用模式, 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开放性
与兼容性, 采用各种成熟的技术手段保证平台的
可靠性与安全性, 为超低空排放的网格化监测、
智能化控制、 精准 化治理提供智能控制工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4331360 A
2022.04.12
CN 114331360 A
1.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包括信息处理中心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
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云平台模块(1)双向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客户端模块双
向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 AI智能算法模块(2)、 分散控制模块(3)、 感知模块(4)及抑
尘模块的输出端均 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云平台模块(1)包括分布采集监测模块与分布式调节模块, 所述分布采集监测模块的输出
端与分布式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分布式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分布式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分布式控制模块的输
出端与集控化智能远程维护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AI智能算法模块(2)包括摄录模块, 所述摄录模块的输出端与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
连接, 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摄录模块采用的设备为全景摄 像头、 枪击、 球机与抢 球一体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分散控制模块(3)包括数字量模块, 所述数字量模块的输出端与模拟量模块的输入端相连
接, 所述模拟量模块的输出端与通讯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数字量模块用于检测数字量信号, 常用的是开关量输入、 输出, 所述模拟量模块用来检测或
者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 所述 通讯模块用于与其 他设备之间建立同步协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感知模块(4)包括温湿度监测模块, 所述温湿度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风速监测模块的输入
端电性连接, 所述 风速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粉尘监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
粉尘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力监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电力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
流量监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331360 A
2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环保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 理管理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钢铁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二个部分:有组织粉尘和无组织粉尘, 有组织粉
尘中受关注度最高的烧结机头排放的污染物仅占到有组织排放的60%, 也就是说烧结机头
达到了超低排放限值要求,不能代表有组织排放实现超低排放, 无组织排放粉尘是指大气
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通常包括面、 线和点等无规则的排放, 如露天堆放的煤
炭、 粘土、 石灰石、 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 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时的卷带扬尘
污染物排放于线污染; 散状物料在 汽车装料机械落差起尘量以及汽车卸料时的扬尘污染排
放等都于点状的无组织排放等环节均会产生大量的不规则、 无组织的形式散发出来, 这些
粉尘直接进入空气 中, 受作业环境风流及各种搅动因素 的影响, 将长期浮游在空气 中四处
飘散, 占无组织排放总量的50%以上, 汽车场内运输过程的排放也达无组织排放的20%以
上, 尤其是无组织排放粉尘具有排放不集中、 不规则和扩散不确定、 扩散范围大等特点, 对
其进行有效监控和治理的难度极大, 也导致传统的单点除尘技术如布袋/滤筒除尘器、 静电
除尘器、 喷水/雾等除尘设备在面对无组织排放粉尘时均难以有效发挥理想效果, 以上除尘
方式都是单独作业, 没有 形成统一管 理, 管理部门不能实时了解粉尘的污染情况, 做不到管
控治一体化。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为了解决通过AI智能管控治一体化粉尘多功能集成管理系统
的感知能力、 记忆和思维能力、 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行为决策能力独有 特性来解决有组织和
无组织粉尘治理难度大、 企业整体治理效率低和效果差的问题, 而提出的一种基于AI控制
的粉尘处 理管理平台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
理平台系统包括信息处理中心模块,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云平台模块双向连接, 所述
信息处理中心模块与客户端模块双向连接, 所述信息处理中心模块、 A I智能算法模块、 分散
控制模块、 感知模块及抑尘模块的输出端均 与数据传输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
[000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云平台模块包括分布采集监测模块与分布式调节模
块, 所述分布采集 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分布式调节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
[000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分布式调节模块的输出端与分布式控制模块的输入
端电性连接, 所述分布式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集控化智能远程维护管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
连接。
[000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 所述AI智能算法模块包括摄录模块, 所述摄录模块的输
出端与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信息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目标检测模块的输
入端电性连接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4331360 A
3
专利 一种基于AI控制的粉尘处理管理平台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06: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