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4 4828.6
(22)申请日 2021.12.2 2
(73)专利权人 太仓信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仓市浮桥镇
大宅民营工业区
(72)发明人 宋建清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67
专利代理师 刘燕娇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44(2006.01)
B29L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无损退螺纹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
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退螺纹的高铁
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包括底座、 一组支撑块、 顶
出机构、 下模组、 一组 内螺纹模芯、 上模组、 顶板、
浇注口、 一组退螺纹机构, 支撑块对称设在底座
上, 顶出机构设在支撑块之间, 下模组、 上模组和
顶板由下至上依次设在支撑块上; 退螺纹机构设
在上模组和下模组的两侧, 一组 内螺纹模芯间隔
设置, 内螺纹模芯一端设在上模组和下模组之
间, 另一端穿设于退螺纹机构, 退螺纹机构带动
内螺纹模芯沿轴向螺旋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无损退螺纹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 具, 通过退
螺纹机构和内螺纹模芯相互配合, 可以将内螺纹
模芯以旋转状态从上下模组之间抽出, 避免将已
成型的高铁预埋套 筒内的螺纹损坏。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7页
CN 216708188 U
2022.06.10
CN 216708188 U
1.一种无损退螺纹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1) 、 一组支撑
块 (2) 、 顶出机构 (3) 、 下模组 (4) 、 一组内螺纹模芯 (5) 、 上模组 (6) 、 顶板 (7) 、 浇注口 (8) 、 一
组退螺纹机构 (9) , 所述支撑块 (2) 对称设在底座 (1) 上, 所述顶出机构 (3) 设在支撑块 (2) 之
间, 所述下模组 (4) 、 上模组 (6) 和顶板 (7) 由下至上依次设在支撑块 (2) 上; 所述退螺纹机构
(9) 设在上模组 (6) 和下模组 (4) 的两侧, 一组所述内螺纹模芯 (5) 间隔设置, 所述内螺纹模
芯 (5) 一端设在上模组 (6) 和下模组 (4) 之间, 另一端穿设于退螺纹机构 (9) , 所述退螺纹机
构 (9) 带动内螺纹模芯 (5) 沿轴向螺旋运动; 所述浇注口 (8) 一端设在顶板 (7) 上, 且贯穿顶
板 (7) 、 上模组 (6) , 连接下模组 (4) 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模组 (6) 包括上模座 (61) 和上模芯 (62) , 所述上模芯 (62) 嵌设在上模座 (61) 近底座 (1) 的一
面, 所述上模芯 (62) 近底 座 (1) 的一面设有一组上模流道 (63) 和一组上模腔 (64) , 所述上模
腔 (64) 对称间隔设在上模芯 (62) 两侧, 所述上模流道 (63) 连接浇注口 (8) 和上模腔 (64) ; 所
述下模组 (4) 包括下模座 (41) 和下模芯 (42) , 所述下模芯 (42) 嵌设在下模座 (41) 近顶板 (7)
的一面, 所述下模芯 (42) 近顶板 (7) 的一面设有一组下模流道 (43) 和一组下模腔 (44) , 所述
下模腔 (44) 对称间隔设在下模芯 (42) 两侧, 且形状和位置与上模腔 (64) 相适应, 所述下模
流道 (43) 和上模流道 (6 3) 的形状和位置相适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
模座 (61) 四角处设有定位导套 (65) , 所述下模座 (41) 四角处设有定位导柱 (45) , 所述定位
导套 (65) 与定位导柱 (45) 的形状和位置相适应; 所述上模腔 (64) 和下模腔 (44) 共同形成型
腔, 所述内螺纹模芯 (5) 远离退螺纹机构 (9) 的一端设在型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
螺纹机构 (9) 包括一组导柱 (91) 、 限位板 (92) 、 模芯限位组件 (93) 、 一组限位杆 (94) 、 一组弹
簧 (95) 、 传动机构 (96) 、 一组斜杆 (97) , 所述导柱 (91) 对称固定设在下模组 (4) 侧面, 所述导
柱 (91) 一端固设在下模组 (4) 内, 另一端固定连接限位板 (92) , 所述模芯限位组件 (93) 两端
套设于导柱 (91) , 所述限位杆 (94) 一端固定在模芯限位组件 (93) 远离下模组 (4) 的一面, 另
一端穿设于限位板 (92) , 所述弹簧 (95) 套设在限位杆 (94) 上, 所述弹簧 (95) 固定连接限位
板 (92) 和限位杆 (94) 远离下模组 (4) 的一端; 所述传动机构 (96) 设在模芯限位组件 (93) 内,
所述斜杆 (97) 固定安装在上模组 (6) 侧面, 对称设在 模芯限位组件 (93) 两侧; 所述模芯限位
组件 (93) 两端部对称安装有滚轮 (98) , 所述滚轮 (98) 与斜杆 (97) 的位置相适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
芯限位组件 (93) 由内至外包括第一模芯限位板 (931) 、 第二模芯限位板 (932) 、 第三模芯限
位板 (933) , 所述第一模芯限位板 (931) 、 第二模芯限位板 (932) 、 第三模芯限位板 (933) 依次
套设在导柱 (91) 上; 所述传动机构 (96) 包括驱动电机 (961) 、 电机齿轮 (962) 、 传动齿轮组,
所述驱动电机 (961) 固设在第二模芯限位板 (932) 下方远离下模组 (4) 的一侧, 所述驱动电
机 (961) 的主轴穿设于第二模芯限位板 (932) , 连接电机齿轮 (962) ; 所述传动齿轮组设在第
一模芯限位板 (931) 内, 所述电机齿轮 (962) 与传动齿轮组啮合, 所述 驱动电机 (961) 通过电
机齿轮 (962) 驱动传动齿轮组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
动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 (963) 、 一组第二齿轮 (964) 、 一组第三齿轮 (965) , 所述第二齿轮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16708188 U
2(964) 分设在第一齿轮 (963) 两侧, 所述第三齿轮 (965) 分设在第二齿轮 (964) 两侧, 所述第
一齿轮 (963) 与电机齿轮 (962) 相啮合, 所述第二齿轮 (964) 与第一齿轮 (963) 相啮合, 所述
第三齿轮 (96 5) 与第二齿轮 (964) 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
螺纹模芯 (5) 包括设在型腔内的螺纹部 (51) 、 穿设于模芯限位组件 (93) 内的中段部 (52) 、 穿
出于模芯限位组件 (93) 外的突出部 (53) , 所述中段部 (52) 和突出部 (53) 之间设有限位圆环
部 (54) , 所述限位圆环部 (54) 被限制在第二模芯限位板 (932) 和第三模芯限位板 (933) 之
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段部 (52) 上设有键槽 (55) , 所述第三齿轮 (965) 内侧设有限位键, 所述限位键与键槽 (55) 相
适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退螺纹 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
出机构 (3) 包括第一顶出板 (31) 、 第二顶出板 (32) 、 一组顶出柱 (33) 、 一组顶针 (34) , 所述第
一顶出板 (31) 和第二顶出板 (32) 由下至上依次设在底座 (1) 上; 所述顶出柱 (33) 一端 固定
设在第一顶出板 (31) 四角处, 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顶出板 (32) 和下模座 (41) , 抵接上模座
(61) ; 所述顶针 (34) 一端间隔固定设在第二顶出板 (32) 上, 另一端穿设于下模座 (41) 和下
模芯 (42) , 抵 接下模腔 (4 4) 和下模流道 (43)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损退螺纹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底座 (1) 上还设有一组支撑柱 (11) , 所述支撑柱 (11) 一端间隔固设在底座 (1) 上, 另一端穿
设于第一顶出板 (31) 和第二顶出板 (32) , 抵接下模座 (41) ; 所述第二顶出板 (32) 上还间隔
固设有一组顶出限位柱 (3 5)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16708188 U
3
专利 一种无损退螺纹的高铁预埋套筒冷流道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8:3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