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6 5590.5
(22)申请日 2021.12.23
(73)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 学宁波研究院
地址 315048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清逸路
218弄
(72)发明人 刘振国 宫蕾 郝武昌 王琦胜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32208
专利代理师 郝静
(51)Int.Cl.
B29C 45/14(2006.01)
B29C 45/26(2006.01)
B29L 31/3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 成型模具
(57)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 具, 属于注塑
模具技术领域, 包括基座、 型腔板、 模头, 型腔板
固定在基座顶部, 模头位于型腔 板正上方且底部
通过伸缩轴与基座活动连接, 伸缩轴顶端固定在
模头底部、 底端贯穿型腔板且与基座内部的伸缩
器驱动连接, 伸缩器线路连接安装在基座内底部
的主控器; 型腔板顶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型腔, 型
腔板内两侧位于型腔下方处且沿型腔排列方向
均设置总气路, 总气路上对应各个型腔均连通设
置真空气路, 真 空气路紧挨型腔腔底且开设真空
吸附口; 型腔顶部连通一贯穿模头的导流槽, 导
流槽顶端与模头顶部的注塑头连通。 利用真空吸
附可以保持合模与充模过程中的柔性电路位置
不变, 且形状与期望的不规则的三维型腔始终贴
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16884921 U
2022.07.05
CN 216884921 U
1.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包括基座 (1) 、 型腔板 (4) 、 模头 (6) , 其特征在于:
型腔板 (4) 固定在基座 (1) 顶部, 模头 (6) 位于型腔 板 (4) 正上方且底部通过伸缩轴 (13) 与基
座 (1) 活动 连接, 伸缩轴 (13) 顶端 固定在模头 (6) 底部、 底端贯穿型腔板 (4) 且与基座 (1) 内
部的伸缩器 (2) 驱动连接, 伸缩器 (2) 线路连接安装在基座 (1) 内底部的主控器 (3) ; 型腔板
(4) 顶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型腔 (10) , 型腔板 (4) 内两侧位于型腔 (10) 下方处且沿型腔 (10) 排
列方向均设置总气路 (14) , 总气路 (14) 一端封闭、 另一端与外部真空设备连接, 总气路 (14)
上对应各个型腔 (10) 均连通设置真空气路 (5) , 真空气路 (5) 紧挨型腔 (10) 腔底且开设真空
吸附口 (15) ; 型腔 (10) 顶部连通一贯穿模头 (6) 的导流槽 (9) , 导流槽 (9) 顶端与模头 (6) 顶
部的注塑头 (8)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轴
(13) 设置数量比型腔 (10) 数量多一, 且每根伸缩轴 (13) 均对应一伸缩器 (2) , 多个伸缩器
(2) 均由一个主控器 (3) 统一连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气路
(5) 呈直角状且由X向真空气路 (501) 与Y向真空气路 (502) 组成, X向真空气路 (501) 与Y向真
空气路 (5 02) 分别沿垂直于平行总气路 (14) 方向设置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吸附
口 (15) 直径为0.5 ‑0.8mm, 真空吸附口 (15) 的分布间距为10 ‑12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头 (6)
底部与伸缩轴 (13) 连接处固定设置密封板 (11) , 所述型腔板 (4) 顶部对应密封板 (11) 固定
开设密封 槽 (12) , 密封 板 (11) 与密封 槽 (12) 无 缝活动衔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头
(8) 顶部开设一漏斗状的注塑孔 (801) , 所述导流槽 (9) 呈倒漏斗状且槽顶与注塑孔 (801) 孔
底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槽
(9) 槽外侧环绕设置一层耐热壁 (7) , 耐热壁 (7) 固定粘附在模头 (6) 内。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84921 U
2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 涉及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
模具。
背景技术
[000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 仪器的组成部分, 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
成, 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 常指电器、 无线电、 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 是电容、 晶体管、 游
丝、 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 由于电子元器件的体积很小但是精密度要去较高, 因此在生产
过程中, 对于加工操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0003]传统的电子结构件的制造广泛使用粘接技术, 这一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控制、 传感
器、 照明和通信等领域。 但现有技术缺点在于会增加产品的厚度, 还会造成连接不牢的问
题。 行业内没有将 LED 灯的柔性电路一 起注塑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 提供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利用
真空吸附力吸附电路嵌件可以保持合模与充模过程中的柔性电路位置不变, 形状与型腔始
终贴合; 真空吸附口的布置可以保证柔性电路与期望的不规则的三维型腔曲面的紧密贴
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
具, 包括基座、 型腔板、 模头, 型腔板固定在基座顶部, 模头位于型腔板正上方且底部通过伸
缩轴与基座活动连接, 伸缩轴顶端固定在模头底部、 底端贯穿型腔板且与基座内部的伸缩
器驱动连接, 伸缩器线路连接安装在基座内底部的主控器; 型腔板顶面等间距设置多个型
腔, 型腔板内两侧位于型腔下方 处且沿型腔排列方向均设置总气路, 总气路一端封闭、 另一
端与外部真空设备连接, 总气路上对应各个型腔均连通设置真空气路, 真空气路紧挨型腔
腔底且开设真空吸 附口; 型腔顶部连通一贯穿模头的导流槽, 导流槽顶端与模头顶部的注
塑头连通。 工作 原理是: 首先, 在上一次模具注塑完成后, 将柔性电路嵌件预先放在型腔内,
在总气路与真空气路的导通下, 使得真空吸 附口产生真空将嵌件紧紧吸住, 保持合模与充
模过程中的柔性电路位置不变, 形状与型腔始终贴合; 其次, 主控器控制伸缩器驱动伸缩轴
收缩, 进而 让模头下降与基座上的型腔板接触合模, 再通过注塑头倒入注塑用的熔融物, 熔
融物顺着导流槽流入型腔内, 进而完成柔性电路嵌件注塑的功能; 最后, 在完成注塑开模
后, 真空气路自动断开, 成品可以顺利取 出。
[0006]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伸缩轴设置数量比型腔数量多一, 且每根伸缩轴均对应一
伸缩器, 多个伸缩器均由一个主控器统一连接控制。 对应型腔等间距设置多一的伸缩轴, 可
以在提升注塑效率的同时保证开合模的稳定性及及时性, 同时统一由一个主控器控制, 可
以保证伸缩轴伸缩的同步 性。
[0007]进一步优选方案: 所述真空气路呈直角状且由X向真空气路与Y向真空气路组成, X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6884921 U
3
专利 一种柔性电路嵌件注塑成型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8: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