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843 56.7 (22)申请日 2021.12.24 (73)专利权人 宁波志胜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823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姚 墅村岙门口190号1幢1号、 2幢1号 (72)发明人 吴锦炎 宋定国 孔志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466 专利代理师 张强 (51)Int.Cl. B29C 45/17(2006.01) B29C 45/26(2006.01) B29C 45/7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 塑装置, 包括模体和模盖, 所述模体的顶部开设 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 壁设置有气辅组件, 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设 置有回流组件, 所述模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凹槽 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成膜腔, 所述 气辅组件包括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的进气端固定 套设有第一导气管, 该装置 结构简单, 设计新颖, 便于同时注塑多个成品,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注 塑原料溢料的均匀性, 使成品的壁厚均匀, 提高 产品的质量, 便于对成膜腔的溢料进行再次利 用, 解决传统等待溢料凝固, 加热融化再进行利 用耗费资源的问题, 进而有利于节约资源, 且便 于操作, 此装置适 合广泛推广。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7373190 U 2022.09.06 CN 217373190 U 1.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包括模体(1)和模盖(2), 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体(1) 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和第二凹槽(12), 所述第一凹槽(10)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气辅组 件(9), 所述第二凹槽(12)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回流组件(8), 所述模体(1)的顶部且位于第一 凹槽(10)和第二凹槽(12)之间设置有等距分布的成膜腔(1 1); 所述气辅组件(9)包括压缩机(901), 所述压缩机(901)的进气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导气 管(6), 所述压缩机(901)的输出端 固定连接有导气板(902), 所述导气板(902)的排气端 固 定套设有第二导气管(906)和第三导气管(903), 所述第二导气管(906)的排气端延伸至左 侧成膜腔(11)内, 所述第二导气管(906)位于左侧成膜腔(1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 嘴(905), 所述第三导气管(903)的排气端延伸至右侧成膜腔(11)内, 所述第三导气管(903) 位于右侧成膜腔(1 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 嘴(9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导气管 (6)的进气端延伸至模体(1)外, 所述第一导气管(6)延伸至模体(1)外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 一电动阀门(7), 第一电动阀门(7)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组件 (8)包括等距分布的第一导流管(803), 所述第一导流管(803)的进料端分别与成膜腔(11) 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凹槽(1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加热箱(802), 所述加热箱 (802)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溢料箱(801), 所述第一导流管(803)的出料端与溢料箱(801) 的进料端 连接, 溢料箱(801)的两侧出料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管(805)和第三导流管 (807), 所述压缩机(901)、 加热箱(802)均 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导流管 (803)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阀门(806), 所述模体(1)的顶部且位于成膜腔(11)相 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放置第一导流管(803)和第二电动阀门(8 06)的第三凹槽, 第二电动阀 门(80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膜腔(11) 远离溢料箱(8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进料管(5), 所述第二导流管(805)的出料端和第三 导流管(807)的出 料端分别与进料 管(5)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料箱 (801)的顶部设置有第四导气管(4), 所述第四导气管(4)的进气端延伸至壳盖外, 所述第四 导气管(4)位于壳盖外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阀门(3), 所述第四电动阀门(3)与 控制器电性连接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导气管 (906)和第三导气管(903)靠近溢料箱(801)的一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阀门(804), 第三电动阀门(804)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373190 U 2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 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气辅注塑技 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气辅注塑又称气体注塑是一种新的注射成型工艺。 它是自往复式螺杆注射机问世 以来, 注射成型工业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气 辅注塑是注射 成型的延伸, 它是在注射成型技术 和结构泡沫注射成型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在原来的注射成型 的保压阶段, 利用 压力相对低的气 体代替型腔内的树脂保压。 气 辅注塑只要在现有的注射成型机上增设一个 供气装置即可实现。 [0003]但是现有的气辅注塑装置在使用时, 注塑原料溢料的均匀性不佳, 使成品的壁厚 不均匀, 降低产品的质量, 且不便于对成膜腔的溢料进 行再次利用, 传统气 辅注塑装置等待 溢料凝固, 加热融化再进行 下次利用, 耗费资源, 不便 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实用新型目的 [0005]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 置, 该装置结构简单, 设计新 颖, 便于同时注塑多个成品,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注塑原料溢料 的均匀性, 使成品的壁厚均匀, 提高产品的质量, 便于对成膜腔的溢料进行再次利用, 解决 传统等待溢料凝固, 加热融化再进行利用耗费资源的问题, 进而有利于节约资源, 且便于操 作, 此装置适 合广泛推广。 [0006](二) 技术方案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包括模体和模盖, 所述模体的 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气辅组件, 所述第二凹 槽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回流组件, 所述模体的顶部且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 间设置有等 距分布的成膜腔; [0008]所述气辅组件包括压缩机, 所述压缩机 的进气端固定套设有第一导气管, 所述压 缩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气 板, 所述导气板的排气端固定套设有第二导气管和 第三导气 管, 所述第二导气管 的排气端延伸至左侧成膜腔 内, 所述第二导气管位于左侧成膜腔 内的 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喷嘴, 所述第三导气管 的排气端延伸至右侧成膜腔 内, 所述第三导气 管位于右侧成膜腔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喷 嘴。 [0009]优选的, 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延伸至模体外, 所述第一导气管延伸至模体外 的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 [0010]优选的, 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等距分布的第一导流管, 所述第一导流管的进料端分 别与成膜腔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 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加热箱, 所述加热箱 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溢料箱, 所述第一导流管 的出料端与溢料箱的进料端连接, 溢料箱 的两侧出 料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 导流管和第三 导流管。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37319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溢料回流式气辅注塑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9: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