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00189.0 (22)申请日 2021.12.23 (73)专利权人 黄山市必利精密塑业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45200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九龙低 碳经济园区昱 山路17号 (72)发明人 吴龙生 陶华丽 程强 易大林  杨占淮 黄海龙 黄武忠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316 专利代理师 叶绿林 (51)Int.Cl. B29C 45/27(2006.01) B29C 45/26(2006.01) B29L 31/3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夹模 具流道结构, 包括成型下模, 所述成型下模上设置有管夹成型 下腔室, 所述管夹成型下腔室包括左侧管夹套成 型部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及位于左侧管夹套成 型部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中间的管夹连接部成 型部; 所述成型下模上设置有主流道, 主流道上 开设有流向管夹成型下腔室的流道口, 所述流道 口设置在与管夹连接部成型部平行的左侧管夹 套成型部或右侧管夹套成型部的成型外边上。 本 实用新型通过流道结构的调整, 能够提高管夹连 接部的强度, 防止使用时撕裂, 从而提高管夹的 使用寿命, 可广泛应用于管夹注塑成型技术领 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16506498 U 2022.05.13 CN 216506498 U 1.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包括成型下模(1), 所述成型下模(1)上设置有管夹成型下 腔室(2), 所述管夹成型下腔室(2)包括左侧管夹套成型部(21)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22)及 位于左侧管夹套成型部(21)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22)中间的管夹连接部成型部(23);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成型下模(1)上设置有主流道(3), 主流道(3)上开设有流向管夹成型下腔室 (2)的流道口(4), 所述流道口(4)设置在与管夹连接部成型部(23)平行的左侧管夹套成型 部(21)或右侧管夹套成型部(2 2)的成型外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 口(4)位于左侧管夹 套成型部(21)或右侧管夹套成型部(2 2)成型外边的中间位置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型下模(1)上在主流道 (3)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管夹成型下腔室(2), 所述主流道(3)的主进料口位于主流道(3)的 中间位置, 主流道(3)两侧的管夹成型 下腔室(2)对称设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506498 U 2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注塑模具技 术领域, 尤其是 涉及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管路和线束的安装及保护中, 经常使用到管夹类结构。 为更好的保护管路 和线束, 有一种全包形式的管夹, 能够将管路和线束包在管夹内, 从而起到更好的保护作 用。 该类管夹通常由左右两片管夹套和中间可折弯的连接部组成, 左右两片管夹套的外边 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口结构 。 该类管夹现有注塑成型过程中, 按照就近分流的原则, 通常流道都是设置在连接部的一端, 从 中间进料, 向两侧分流形成左右两片管夹套。 但该流 道结构成型的管夹, 中间可折弯的连接部强度低, 在使用过程中, 稍用力就会出现撕裂破损 的情况, 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解决现有流道结构折弯部强度 低, 易撕裂破损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包括 成型下模, 所述成型下模上设置有管夹成型下腔室, 所述管夹成型下腔室包括左侧管夹套 成型部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及位于左侧管夹套成型部和右侧管夹套成型部中间的管夹连 接部成型部; 所述成型下模上设置有主流道, 主流道上开设有流向管夹成型下腔室的流道 口, 所述流道口设置在与管夹连接部成型部平行的左侧管夹套成型部或右侧管夹套成型部 的成型外边上。 [0005]优选的, 所述流道口位于左侧管夹套 成型部或右侧管夹套 成型部成型外边的中间 位置。 [0006]为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成型下模上在主流道的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管夹成型下腔 室, 所述主流道的主进料 口位于主流道的中间位置, 主流道两侧的管夹成型下腔室对称设 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流道口的位置, 能够大大提高管夹 连接部的强度, 提高管夹的使用寿命。 通过实际加工, 该流道位置不仅 成型好, 且管夹强度 好。 所述主流道两侧设置两个管夹成型下腔室, 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 能够大大提高加 工的效率。 [0008]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现有流道结构示 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0011]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16506498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管夹模具流道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3:39:2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